和粗短的炮口,正缓缓放平。
“他们想干嘛?”
孙抚民心里咯噔一下。
下一秒,答案揭晓!
“通通通通通——!
!
!”
“咚!
咚!
咚!”
四联装的127重机枪和37高射炮,出了截然不同但同样恐怖的咆哮。
127的弹幕如同灼热的钢铁风暴,瞬间就将那几棵怀疑藏有狙击手的大树笼罩。
碗口粗的树枝被打得粉碎,树叶如同被狂风撕扯般漫天飞舞。
藏身其中的鬼子狙击手连同他们的栖身之所,瞬间就被撕成了碎片。
而那37高射炮的射击,则更加暴力。
它瞄准的是8oo米外丘陵上怀疑藏有机枪火力点的岩洞和掩体。
每一37炮弹砸过去,都是一场小爆炸。
珊瑚岩被炸得四分五裂,简单的土木掩体更是根本不堪一击。
对狙?对个屁。
直接火力覆盖,物理度。
孙抚民看得眼角直抽抽。
太……太他妈奢侈了,太欺负人了。
就在鬼子正面火力被这突如其来的“防空弹幕”
打得晕头转向、死伤惨重之时,孙抚民通过炮队镜看到,南洋军主力动了。
左右两翼,几乎同时出现了迂回部队的身影。
他们的动作极快,班组之间配合默契,利用地形不断跃进。
更让孙抚民震惊的是他们的通讯。
他清晰地看到,几乎每个班的班长或者副班长身上,都背着一个步话机,天线竖得老高。
他们不停地对着话筒喊话,同时接收着信息。
“左翼三班,前方无障碍,请求推进。”
“右翼二班,遭遇零星抵抗,已清除。”
“炮排注意,坐标xxx,xxx,疑似鬼子掷弹筒小组,来一轮急促射。”
命令、报告、呼叫支援的声音在各班组、各排连之间,以及后方指挥部和火力单位之间飞流转。
整个战场对南洋军而言,几乎是单向透明的。
每个小单位都清楚地知道友邻的位置和敌情,也能及时得到上级的火力支援和指令调整。
这配合效率,这战场感知能力……
孙抚民倒吸一口凉气。
这比他见过的任何一支部队都要高出整整一个档次,这已经不是战术层面的优势,这是代差。
被正面佯攻和恐怖火力吸引注意力的鬼子,根本没料到两翼包抄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凶猛。
等他们现时,南洋军的钳形攻势已经快要合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