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沉浸在刚刚建国的喜悦中的南洋合众国不同,1月9日,吕宋岛彻底陷入了炮火和毁灭之中。
白鹰第6集团军约2o万人在7oo艘舰艇和47oo架飞机支援下从吕宋岛西岸的林加延湾登陆,尔后一路以第1军为主向北吕宋进攻,另一路以第14军为主向马尼拉方向推进。
这几日中,麦大帅站在海岸线远处的旗舰“纳什维尔”
号的舰桥上,举着望远镜,脸色铁青。
他精心策划的“王者归来”
,预想中的摧枯拉朽并未出现。
山下奉文,这个他口中的“鼠辈”
,将整个吕宋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血肉磨盘。
鬼子第14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将,深知在制空权、制海权全面丧失的情况下,与白鹰进行正面决战无异于自杀。
他采取了“持久纵深防御”
的战术,将过4o万鬼子(其中包含大量缺乏训练的补充兵和后勤人员)化整为零,依托吕宋岛复杂的地形——连绵的山脉、茂密的丛林、纵横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城镇——构筑了层层叠叠、相互支援的防御工事。
白天,白鹰凭借绝对的火力优势和空中支援,艰难地啃下一块块阵地。
第1军向北吕宋进攻,试图切断日军补给线,第14军则如同钝刀割肉,缓慢而血腥地向马尼拉方向推进。
每一步前进,都伴随着双方惊人的伤亡数字。
然而,当夜幕降临,白鹰的空中优势和重火力威力大减时,就是鬼子反扑的时刻。
“板载!
(banai!
)”
凄厉的嚎叫声划破黑暗的丛林或残破的街道。
成群的鬼子士兵,有的端着刺刀,有的抱着炸药包,如同被洗脑的野兽,从意想不到的角落、地道甚至尸体堆中跃出,疯狂地向立足未稳的白鹰阵地起万岁冲锋。
他们无视伤亡,用血肉之躯冲击着白鹰的机枪阵地和散兵线。
近身肉搏的惨烈程度,让多为新兵的白鹰部队为之胆寒。
白天攻占的阵地,往往在夜晚的疯狂反扑中得而复失。
第二天,白鹰又必须在付出更多鲜血的代价下,重新夺取。
白鹰士兵们的士气在持续的高压和惨重伤亡下,跌入谷底。
战地医院人满为患,呻吟和哀嚎不绝于耳。
麦大帅看着每日如同雪花般飘来的伤亡报告,骄傲如“道格拉斯”
,此刻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他阴沉着脸,口述了一封措辞强硬的电报,往五角大楼:
“吕宋战局胶着,jap鬼子抵抗异常顽强,战术狡诈。
我军伤亡持续攀升,推进度远低于预期。
山下奉文意在长期消耗,拖延时间。
鉴于南洋合众国此前承诺提供支援,并拥有在东南亚地区快机动的丰富经验,强烈建议敦促张弛大统领,立即提前派遣南洋国防军远征部队,直接投入吕宋战场,协助我军打开局面,加歼灭山下主力。”
是的,即使是麦大帅,在得知南洋之前愿意提供帮助的消息后,也不免放下了身段,开始寻求“外援”
。
-----
另一边,张弛在收到电文后,只是冷笑。
“回复五角大楼和麦克将军,南洋合众国高度关注吕宋战事,对白鹰将士的英勇牺牲深表敬意。
然而,南洋国防军有明确的战略部署和既定作战方向,目前部队正在进行大规模换装和针对性训练,无法提前投入吕宋战场。
但我重申之前的承诺,一旦白鹰方面成功肃清吕宋日军主力,挥师北上,兵锋指向琉球群岛时,南洋国防军远征部队必将如约抵达,与盟军并肩作战,彻底摧毁鬼子在本土外的抵抗中枢。”
很快,刚刚结束与民国高层不欢而散会谈的马歇尔将军,就收到了张弛的回复电。
马歇尔仔细阅读着张弛的回电,眉头渐渐锁紧。
他敏锐的洞察力让她立刻捕捉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