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 > 第376章 我是华人我真是华人

第376章 我是华人我真是华人(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高武:参军第一天,奖励不朽金身 暗夜双雄 小郡主要当皇帝啦 抱着神童女儿离开后,谢总追疯了 风骨之臣 绝世无敌小村医 长生:我在巡甲司肝经验 放蜂少年长河与狐仙苏瑶 乐园之劫 绝美总裁不让碰,离婚后悔她跪求

本是为了团结暹罗华人而设立的“三保堂”

,在试点推行后,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老百姓口口相传,不到一个月就在几个华人聚居区扎了根,反响热烈得出奇。

张弛一听回报,当场做出决定:

“铺开它!

给我从北到南,全境设点,凡是我安民军控制的地方,都要有三保堂。”

于是,三保堂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勃固全境迅设立起来,支部、分堂、联络点,全都雷厉风行的建立起来,不出半月,已经到了“有市场就有摊,有华人就有堂”

的地步。

说是堂,它其实更像是一整套准行政系统的延伸机构,既像慈善救济会,也像农业合作社,再往深里说——就是张弛在南洋的“华人内政部”

当然大量铺开的三保堂需要的人力资源是海量的,因此不少三保堂干脆就是在各地原来的民间组织的基础上改编来的。

张弛现在的名义身份,仍是“安民军总司令”

,而勃固地区挂在台面上的最高机构,依然是那个名为“勃固抗倭委员会”

的组织。

这个“委员会”

说白了,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摆设机构,专门给白鹰那边看的门面。

里头挤着三十多个各族代表,日常工作只有两样:开会,以及在开会前找人提醒自己今天要开会。

每周聚一聚,轮流言、拍个照、签个字,看上去民主、和谐,各族群其乐融融的样子。

至于实权?军、政、财三条线早被张弛拿得死死的了。

除了人口最多的撒卡族,其他人口较少的土人,早就被张弛收拾得服服帖帖。

靠的手段,既有铁拳,也有糖衣。

总之土人保有的热兵器已经基本全部都被收缴。

给脸还不要的,要么被抓去修路,要么直接踢进大河里喂鳄鱼。

手里只剩大刀、长矛的土着头人们,一个个哭丧着脸,却又不敢吭声。

眼下南洋打鬼子的形势已经明朗,谁还敢和‘蝗军’眉来眼去?

张弛甚至暗地里盼着有哪个不开眼的部族跳出来“通敌投敌”

,那正好给他借题挥的机会,出重拳把人连窝端了。

土人头目们自然是敢怒不敢言,只能蛰伏等待着有利时机,就要和张弛‘爆了’。

而三保堂的出现却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土人上层或许还想和张弛掰掰手腕,但下层面对三保堂提供给华人的各种福利,直接就跪了。

种子便宜、医药便宜、贷款低息、病人送诊、娃儿上学、饭堂补贴这一桩桩、一件件,像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好事,让穷得连鞋都穿不起的土人百姓,心甘情愿来“认祖归宗”

这天上午,靳石头,也就是在郑管理员建议下,改名后现在的靳三辰,来镇上办事。

刚过集市口,忽然听见前头人声鼎沸,就看到三保堂办事处门口排起了长龙,黑压压一片,闹哄哄的像赶集。

靳三辰好奇,凑上前一看,只见人群最前头,一个黑不溜秋的小伙正跪在门口,双手举天,一脸虔诚:

“我是华人啊,我真的是华人啊!

我外祖上是梅州来的!

我妈妈姓叶,叶家在梅州是大姓啊!”

那小伙一开口就是不太标准的华语,腔调滑稽,脸上泪水和鼻涕混成一团。

靳三辰摇了摇头,心想:又来一个想‘认祖归宗’的。

这三保堂专门面向华人提供低息贷款,做生意或是去城里看大病,钱要是周转不开,就可以凭着户口本到这来借一笔款子,不多,但对于穷苦人来说却是够用了。

只听那小伙继续喊:“她还教我唱五华采茶戏呢!

要是不信,我唱一段您听听!”

说罢,竟真唱起来了,用一口浓重的客家话,扯着嗓子喊:“老妹坐船出洋山,山高浪阔路漫漫——”

这一嗓子又尖又响,把人群都给逗乐了。

三保堂里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皇明圣孙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修仙:远离多灾多难的男女主 紫袍钗 君乃天上客 种田养娃致富全朝,手握加速系统赢麻 修仙:美男皆是工具人 我在大唐当道姑 闪婚后,被豪门掌权人掐腰强宠了 午夜凶播:我在怪谈世界横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