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顿了顿,艰难地吐出那屈辱的字眼:
“向…向大唐皇帝…乞和…称臣…纳贡…只求…只求罢兵…”
帝国的尊严,在东方巨龙展现的恐怖獠牙下,轰然崩塌!求和的使团,带着沉重的贡品和更沉重的屈辱,踏上了东去的路途。
东都,洛阳。
神都天枢巍峨耸立,直插云霄。而今日,洛阳城的焦点,却是刚刚重修竣工、恢弘壮丽更胜往昔的万象神宫!
阳光洒在巨大的宫殿群上,琉璃瓦顶反射着耀眼的金光。殿前巨大的广场上,旌旗招展,仪仗如林。金盔金甲的禁卫军士持戟肃立,如同金色的森林。悠扬宏大的礼乐声回荡在天地之间。
殿前丹陛之上,九龙御座庄严肃穆。李琰身着十二章纹衮冕,头戴垂十二旒白玉珠的冠冕,端坐其上。冕旒之后,那双深邃如星海的眼眸平静地扫视着下方。帝王的威严,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上官婉儿身着紫金鱼袋官服,侍立御座之侧,仪态万方,气度雍容。
“宣——诸藩使臣、质子觐见——!”内侍省少监高力士尖细悠长的声音穿透礼乐,响彻广场。
在礼官引导下,一列列身着各异服饰的身影,怀着敬畏、惶恐、或复杂的心情,沿着长长的御道,缓缓走向丹陛。
首先上前的,是倭国新任“东洋都护”张彪遣送来的倭国藤原氏、源氏等大族质子。他们身着倭国式样的华服,但脸色苍白,眼神躲闪,步履僵硬。在威严的大唐禁卫注视下,他们几乎是匍匐着行至御前,以额触地,行五体投地大礼,用生硬的唐语颤声道:“倭…倭国罪臣之后…叩见…天可汗陛下…万岁…万万岁…”昔日倭国贵族的骄狂,早已被太宰府的烈焰焚烧殆尽。
紧随其后的是新罗王金兴光亲自选派的王子及重臣子弟。他们身着新罗式样的华丽冠服,态度恭谨而不失尊严,行三跪九叩大礼:“新罗臣属,叩拜天朝皇帝陛下!陛下天威,泽被三韩!新罗永世效忠大唐!”金重熙在九州血战的忠诚,为他们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渤海国大酋长派来的使者,身着貂裘皮帽,行草原大礼,献上骏马、貂皮、人参等贡品,声如洪钟:“渤海小臣,代我主叩拜天可汗!愿为大唐永守北疆!”
吐蕃的使臣则显得格格不入。他们身着厚重的氆氇袍,面色沉郁,勉强行了大礼,献上牦牛、青稞和劣质的金沙,声音低沉而充满不甘:“吐蕃…赞普…遣使…问皇帝陛下安…”大唐在西域和东方的赫赫武功,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曾经桀骜的吐蕃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
最后压轴上前的,是波斯萨珊王子纳尔希斯。他身着最隆重的波斯皇室礼服,头戴象征王权的宝冠,双手高高托举着一柄镶嵌着巨大蓝宝石、通体由黄金铸造的权杖——呼罗珊总督的权杖!他身后,跟着数名身着波斯长袍的学者和将领。
纳尔希斯走到御阶之下,并未立刻下跪。他抬起头,目光炽热地仰望着御座上的李琰,用清晰而激动的声音,用波斯语和唐语混杂高声道:
“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万王之王!世界的征服者!光明的赐予者!”
他深深鞠躬,行波斯王室最高礼节:
“您忠诚的仆人,萨珊王朝最后的血脉,纳尔希斯!代表所有重获新生的波斯子民,向您献上这柄象征呼罗珊最高权力的权杖!”
他双手将权杖高举过头顶:
“呼罗珊!这块流淌着波斯祖先鲜血的土地!在您无敌铁骑的光辉下,已重归自由!波斯之火,因您的恩典而重燃!”
他猛地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无比的虔诚和恳求:
“恳请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在波斯故地,在呼罗珊,在泰西封!设置——大唐波斯都督府!纳尔希斯及所有波斯遗民,愿永世为大唐之藩篱,为陛下之鹰犬!守护这西陲万里疆土,直至永恒!”
他的话音刚落,身后几名粟特城邦的使节也齐刷刷跪倒在地,双手奉上绘制着详尽的河中之地山川地理、城防要隘的图籍册页,声音带着敬畏与臣服:
“河中诸国,康国、安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