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殿之中一众文武皆是神色凝重。
红缨暖帽之下一张张面孔晦明,孔雀翎在殿门灌入的寒风中轻颤。
明盔低垂一众清军的将校皆是神色阴沉,头顶的盔旗轻微的摇晃着。
二十四万的兵马,靖南军在前线部署的军力远超于他们。
在列的一众文武官员心中也都清楚,陈望麾下的靖南军可不是明廷那些东拼西凑的孱弱营兵。
靖南军这么久以来,可是从未听闻过克扣军饷导致兵变的事情发生。
拜音图禀报完后,束手立在原地,等待着黄台吉的下一步询问。
黄台吉并没有言语,他将拜音图汇报的消息全都汇总了起来,在脑海之中开始勾勒出前线的情况。
良久之后,黄台吉再度出言,打破了大殿之中的沉寂。
“阿济格打到哪里了?”
黄台吉从沉思之中回过了神来,询问道。
“武英郡王,并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麾下三万大军已经进入山东登莱境内,沿途州县见我大清兵至大多投降,少数抵抗也已经化作灰飞。”
拜音图深吸了一口气,禀报道。
“这些时日,明靖南军一直以来皆是固守防线,并未显露出北上的企图。”
黄台吉的手指无意识的敲击着龙椅的扶手。
现在在前线,他们的兵力完全不占优势,强攻根本不能建功,甚至还会露出破绽。
黄台吉很清楚己方的优势在哪里。
靖南军唯一的短板,就是在于骑军。
华北之地,一马平川,皆是坦途。
而陈望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
陈望虽然在归顺的西军之中得到了大量的骑兵,但是相比于清军来说,还是有些太少了。
黄台吉的心中沉吟,如今他们虽然占据了京师,占据了几乎整个北国。
但是辽镇仍然如同一根鱼刺一般卡在他们的喉咙之中。
黄台吉抬起头,向着大殿之外投望而去。
他这一次入关,最开始的打的就是抢掠的主意,只是在后面因为情势而改变了方略。
跟随着黄台吉入关的兵马,因此基本都是各旗的旗兵,携带的仆从兵并不多。
满清的八旗制度,旗人的身份高贵,而普通的人则是极为低贱。
所以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旗兵其实并不多。
蒙古八旗在历史上清军入关之时,也不过只有两万人左右。
陈望虽然在归顺的西军之中得到了大量的骑兵,但是相比于清军来说,还是有些太少了。
陈望在等,在等他们露出破绽的时候。
而破绽,就是辽镇……
辽镇一直没有攻克,在他们兵围京师之时,辽镇没有出兵,而是固守着镇下的区域。
锦州虽然已经沦陷,但是辽镇仍然占据着宁远到山海关这一长段的区域。
辽镇那边兵力估算在六万上下,虽然其中滥竽充数的不少,但是要想攻克辽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断粮一途,对于辽镇有用,但是作用不多。
第一,辽镇本身就有一定的产粮能力,虽然不足以供养全镇,但也是粮食。
第二,辽镇之中还有不少的囤粮,这些囤粮的情况不明,或许只可以支撑几个月,又或许能够支撑一年,没有人清楚。
黄台吉根本等不了那么久的时间。
辽镇,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悬在他们头顶随时都会落下的利刃。
单一个辽镇并不恐怖。
真正恐怖,具有威胁的,还是盘踞在南国的靖南军。
若是辽镇和靖南军南北同时进攻,这对于他们大清来说,可并不是一件容易应对的事情。
稍有不慎,便有倾覆之态。
唯一的好消息,是辽镇在长期的战败之中,军心无法凝聚,京师陷落使得辽镇上下一片惶恐。
祖泽溥也不是他的父亲祖大寿,他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威望整肃全镇。
这是在辽镇之中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