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家时三更已过,何尽一个人在灯下喝酒看三国演义,发现曹雪芹的声音,随即来听消息。

    “桐生,”曹雪芹正在关照“东西不必多带,收拾一个柳条箱就行了。”

    “怎么?”何谨问说:“要到哪里去?”

    曹雪芹暂不做答,将桐生遣走了,又起身到院子里,仰脸搜索墙头屋角,好一回方始回身进屋。见此光景,何谨便不多问,只悄悄的跟在他身后。

    “你坐下,好曲折的一部刺客列传。你料得不错,要冷眼旁观,如果一来就冒冒失失的,跟仲四谈这件事,他心里有顾及,一定不肯承认,那一来事情就僵了。”

    何谨只点点头不作声,知道曹雪芹将与仲四会面的情形,从头至尾讲完,他才问说:“芹官,那么你预备到哪儿去逛一逛呢?”

    “我往保定这一路走。”曹雪芹说:“你仍旧留在这儿,每天到仲四哪里去一趟,一有了消息,你让仲四派个人追下来通知,我好回头。”

    “所谓‘消息’是指‘马二’跟仲四见过面了?”

    “是啊。”曹雪芹又说:“仲四跟我的心思一样,为了他好,要劝他听方老爷的话。我想他也不会不听劝,因为他回去无法交账,只有走这条路。”

    “芹官,”何谨郑重的说:“你别尽往好处去想,要往坏处去打算。”

    曹雪芹一愣“坏处是怎么个坏法?”他问:“打算又是怎么个打算?”

    “最坏的一个结果是,‘马二’让他们逮住了,直接往纳公那儿一送;那时候要替他洗刷就很难。”何谨又说:“这不是我思思过虑,更不是危言耸听。照我看,番子既然盯上了,看你到通州只跟仲四打个交道,倒又往前走了,仲四的嫌疑自然很重,岂有不看着他的道理。‘马二’贸贸然来了,妹夫的人守株待兔,手到擒来。那一来,岂不大糟特糟?”

    听这一说,曹雪芹吓出一身冷汗“看起来仲四的打算也欠周到。”他说:“我只有明天不走,仍让我把他们吸住。”

    “这不是好办法。等我捉摸捉摸。”

    何谨捉摸出来的一个关键是,冯大瑞故意放过圣母老太太这个事实,要先让方观承知道。那一来心迹已明,即令误入纳亲的罗网,方观承也有救他的凭借——这个凭借便是曹雪芹写给方观承的一封信。

    “此计大妙!”曹雪芹赞道:“这才是往最坏之处设想的最好的打算。”我马上来写。“于是在何谨参赞之下,曹雪芹用隐语写了一封信“承委之事,已廉得真想,大树忠义,不敢犯上,敛手坐视而已。尊意已告子路,同身感激,允与大树往访时转达,度比领受盛意也。维确息,胬设公遣提级伺晚于后,盖始自上年滦阳之行,行踪颇受牵制,更恐大树误蹈祸机,言念及此,忧心如焚。明日拟续东行,但期吊虎之计得遂。如有所示,企由子路代转。不尽。”

    “大树”是指冯大瑞;有“大树将军冯异”的典故而来;“子路”自然是仲四,因为子路姓仲“奴设”为“纳”字的切音,这封信落入旁人手中,不知所云;在方观承是一目了然的。

    方观承收到了信,大吃一惊。毫不迟疑地去看海望。时已二更,海望已经上床,心知方观承倘无紧要之事,不至于深夜相仿,因而披衣起身,就在卧室中延见。

    “海公,你看,纳公太好管闲事了。”

    方观城派曹雪芹去“招抚”冯大瑞,海望是知道的,但这封信却不甚看得懂,必须方观城讲给他听。“‘大树’就是指冯大瑞。”方观承解释了代名;接着又说:“冯大瑞可以动手没有动手,就是所谓‘敛手坐视’。不过有纳公的番子跟在曹雪芹后面,冯大瑞不敢露面。”

    “慢点,问亭,你说纳公派人盯着曹雪芹?”

    “是的。不止一天了,曹雪芹说从他上年到热河那时候起,就盯着他了。”方观承又说:“他现在只好再往东走,希望调虎离山,能把纳公的人引走,冯大瑞才能到通州跟仲四去见面。不过,纳公的人不见得都是蠢材,倘或一面派人盯着曹雪芹下去;一面倒又留着人守在通州,冯大瑞去了,正好逮住,那一来七不辜负了人家‘不敢犯上’的一片‘忠义’之心?”

    “说的是。”海望沉吟了一下说:“问亭,我本来明天要动身到易州,勘察皇上谒泰陵的跸道,现在只好晚一天走,明儿一大早咱们在内左门见面,找纳公把这件事说清楚,请他把番子撤回来。”

    “是!”方观承又说:“不过,纳公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他如果犯了‘狗熊脾气’,咱们就‘递牌子’,跟他在皇上面前讲理。”

    海望的态度,令人满意,但纳亲是否肯听劝告,却是个大大的疑问。果然闹得必须在御前讲理,激活占了上风,也不是一件好事。因此,方观承也是往坏处设想,假设冯大瑞“误蹈祸机”为番子所捕,解进京来,由纳亲亲自审问,那时又将如何?这个难题,一直盘旋在方观承心头,到的第二天黎明时分,与海望先在“内务府朝房‘见面,等候纳亲时,仍无善策。

    纳亲终于来了,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是个极威风的差事,劲装彪悍的卫士作前导,在宫内虽不能鸣锣喝道,但分两行从东华门一路摔着手到乾清门外内左门的王公朝房站班,伺候他们的“堂官”到来,这份气派也颇使人艳羡了。

    纳亲蒙赏“紫禁城骑马”所以他是骑着马来的,马前马后,四条身子犹桌子那样高的大狗,由卫士用链子牵着,追随左右;到的王公朝房下马,四条狗便拴在廊柱上,汪汪狂吠。这对在内务府朝房的方观承与海望是个通知的信息,两人抄捷径到了王公朝房,与纳亲招呼过了,方观承咳嗽一声,首先开口。

    “纳公”他说:“圣母老太太的事,你是知道的。”

    “不错,我知道。怎么样?”

    “纳公既然知道这回事,总也知道去年派去奉迎圣母老太太的是谁?”

    “不是内务府的曹四吗?”

    “是的。”方观承又问:“还有呢?”

    “还有曹四的一个侄子,叫曹什么来着?挺熟的名字。”

    “曹震?”

    “对了,曹震。”

    “还有呢?”

    “还有!”纳亲思索了一回答说:“我记不得了。”

    要这样一个一个问,才会探出真相,纳亲并不知道有曹雪芹,是他手下巴结差事,自动盯上了曹雪芹,这就更没有道理了。但方观承不愿多说,也不必论他是不是多事,只说:“圣母老太太,造就平安到京了,曹家叔侄已经交了差,不必派人盯着他们了。纳公,你把你的人都撤回来吧!”

    “早就交待他们撤回了。”纳亲诧异的问:“怎么?是我的人还跟着他们?谁说的?曹四吗?”

    这就大有文章了,方观承心想,即已交待撤回,何以还有人盯着曹雪芹?莫非自己委托曹雪芹去找冯大瑞的事,那些番子也知道了。倘若如此,目的何在?不言可知。转念至此,怕冯大瑞镇的会误蹈祸机;而且目标既在冯大瑞,则凡是冯大瑞可能落脚之处,都会设下“暗桩”中斯也早就在监视之下了。

    “问亭”纳亲催问着“你知道我性子急,你快说吧!到底是谁告诉你的,我的人未撤?”

    方观承愣了一下,心想言多必失,应该到此为止,免得节外生枝,当下赔笑说道:“纳公下令撤回,当然撤回了。看起来是我误会了,抱歉,抱歉!”接着拱拱手,向海望使了个眼色,相偕告辞。

    回到内务府,海望皱着眉说:“这件事透着邪门儿!我看,你得跟平郡王去说,看他有什么意见。”

    方观承点点头,却别无表示;沉吟了好一回说:“我得自己到通州去一趟,马上就得动身。冯大瑞的情形,海公,请你务必面奏皇上,得表扬他的忠心义气,请皇上赦免了他;能弄一张朱谕下来更妙。”

    “好!我一会儿就能见皇上。不过,话应该怎么说,得捉摸捉摸。如果他真的‘不敢犯上’,根本就不该来。问亭,你说,这不是说不通的事?”

    方观承想了一回答说:“海公,你的顾虑确有道理。话应该这么说,如果他不干,他们头儿会另外派人,仍旧会出乱子,只有他来了坐视敛手,才能让圣母老太太平平安安到京。”

    “那一来,不就不但无过,而且有保护之功了?”

    “这原是实情。”

    “既然如此,他回去怎么交待?”

    “他不会回去了。”方观承说:“他原是来归顺的。”

    “问亭,”海望不以为然“你的话太武断了吧?”

    “把他弄回来了,自然可以这么说。”

    “弄不回来呢?”

    “那总也有个迫不得已的原因在内,只好到时候再说。”

    海望沉吟了一回说:“问亭,我照你的话回奏。咱们俩同办一件事,一切由你做主,只要到时候别弄得不好向皇上交待,别的都好说。”

    因为海望有这话,方观承肩头倍觉沉重,当下带了两名随从,骑上那批原来送曹雪芹的好马,除潮阳门,直奔通州。那匹马一身毛片象匹黑缎子一样,却长了个白鼻心。由于脚程太快,方观承必须时时放慢了好等随从;每一勒缰,黑马总是前蹄凌空,昂首长嘶,通州道上的行人,不少为这匹神骏非凡的黑马而驻足。

    到的通州,不过午时刚过,方观承径投仓场侍郎衙门。仓场侍郎名叫世泰,蒙古人,他当过京师‘巡捕五营’的右翼总兵,曾是纳亲的副手,方观承帮过他的忙,所以一通报到上房,世泰亲自到大厅前面来迎接。执手殷勤,延入花厅,一面叫人备饭,一面动问来意。

    时机紧迫,方观承无法从容陈说,开门见山地问道:“世大哥,步军统领衙门的番子,到通州来办事,先要跟你这儿联络不要?”

    “公事上有关联就要,不然就不必。”

    “如果是牵涉到漕帮上的事呢?”

    漕帮运粮,粮交仓场,当然有关联,但世泰竟无所知“最近没有漕帮上的人犯案,也没有听说有番子来。”他问:“问亭兄,你要打听什么?”

    “我想知道,有没有番子在通州?”

    世泰沉吟了一会,喊一声“来呀!”等听差应声而至,他说:“把和三老爷请来。”

    此人名叫和嘉,愿为步军统领衙门的章京,本职是户部主事,如今是世泰左右手,请来了由世泰引见,与方观承见过了礼,世泰将方观承所问的事,请他来答复。

    “我还不清楚,不过,我马上可以找人问明白。”

    “那好!劳驾了。”世泰说:“等着你来陪问亭兄喝酒。”

    和嘉答应着走了,果然不过一刻钟的工夫,便又确实回话;前两天下来了四个番子,两个已经走了,在通州还有两个,住在西关悦来客栈。

    方观承肚子里雪亮,走的两个是跟着曹雪芹下去了。而留在西关悦来客站的两个,真是守株待兔在等冯大瑞。他心里在想,此刻是白天,冯大瑞要来看仲四,也不致大意到白昼公然出入,至于个乃曹雪芹下去的两个不足为虑,暂时可以不管。

    转念到此,略略放心,谢过了和嘉,一起入座喝酒。喝到一半,主意已经打定了。“和三哥,”他问:“那些番子,你都认识吧?”

    “不全认识。”

    “如果认识了,总要卖你的面子吧?”

    “什么事?”和嘉很郑重的问:“看我帮得上忙、帮不上忙?”

    这意思是,就不认识也会卖帐,但要看事情大小、责任轻重。方观承觉得这和嘉热心而诚恳,倒是可交的一个朋友。于是举杯说道“多谢和三哥,咱们干一杯。”

    和嘉爽朗的干了,随手拿起酒壶替方观承斟满,同时说道:“方先生跟纳公很熟,有什么事,在经历跟纳公说一句,不就结了吗?”

    “就因为纳公的话跟事实不大相符,我才特为到通州来找世大哥的。”方观承恰好借话搭话“纳公说已经叫番子撤回了,其实人还在这里。”

    “喔,”世泰因为提到纳亲,不能不注意“问亭兄,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有件钦命案子,纳公也插手来管了。都是为皇上办事,我也很欢迎他来帮忙,不过,事情已经办妥了,而且,据他告诉我,本来暗地下派了保护办事人的番子已经撤回了,不想还是游人。”

    世泰与和嘉对看了一眼,取得默契,都不便追问是一件什么钦命案子?对番子的情况,和嘉比世泰又了解得多,因而提出疑问:“方先生,番子下来侦缉探访是常有的事,你怎么知道这四个番子是冲着你派的人来的呢?”

    这话问在要害上,不过方观承到恰好提出要求,当然,他的措辞是很婉转的。

    “也许我弄错了,也未可知。不过,如今倒不妨去求一求证。和三哥,我请你帮我一个忙,请你想法子把在西关的那两个番子找来问一问,他们是不是从京里跟着一个姓曹的下来的。”

    “行。”

    “多谢,多谢。”方观承又说:“倘或他说是的,再请你问他,另外两个是不是盯着姓曹的,往东走了?如果是的,再请你问他们两个,何以倒又留在通州?”

    和嘉将他的话,细想了一遍,大致已经了解了“好!”他说:“我一定替方先生去问明白。”说着,便要起身。

    “不忙,不忙!”方观承赶紧站起身来按住他的肩“等把酒喝够了再说。”

    “也好。”

    “喔,还有最要紧的一句话,请和三哥问他们,他们这回盯着姓曹的,是谁下的命令?”

    “怎么?”和嘉显得很诧异“莫非不是纳公交待的?”

    “纳公交待要保护的,也姓曹,姓同人不同,但也不外是一家人。”

    和嘉沉吟了一会问说:“我大概知道了,方先生的意思是,叫那两个人撤走?”

    “是的。”

    “好!我替方先生办。”

    方观承不想事情是如此顺利,称谢之余,开怀畅饮。和嘉酒量不太好,告辞先退,把他从步军统领衙门带来,专管各仓场走私,也是番子出身的一个吏目,名叫崔成的找了来,叫他照方观承的话去查问。

    “不管是谁派的,反正不是纳公也交代的,而且纳公也已经告诉方老爷,说人都撤回来了,他们在在外面胡闹,出了纰漏时丢纳公爷的人。所以,你最好叫他们回去!”和嘉又说:“方老爷是皇上身边的人,有件钦命案子交给他在办,他们在里面瞎搅和,不是自找倒霉?”

    崔成答应着去了。很快的回来复命,果然,如方观承所意料的,四名番子由京里跟着曹雪芹下来,看曹雪芹往东而行,分了两名盯了下去;留下的那两个人监视仲四的镖局,因为要找一个姓冯的镖客,而姓冯的会去找仲四。

    “我告你他们:‘不管姓冯的,还是姓曹的;人家方老爷手里有件钦命案子在办,嫌你们在中间搅和,碍手碍脚,想请你们让一步。我看你们请回去吧!跟你们头儿说,卖方老爷一个面子。不然,闹出事来,纳公爷面子上挂不住,再一查问,是谁瞎巴结差事?只怕你们头儿吃不了还兜着走呢!’那两人听我的话,乖乖儿去了。”

    “送了他们盘缠没有?”

    “每人给了四两银子。”

    “好!开公帐好了。”和嘉说完,起身去看方观承。相见只得一语“人已经走了。”方观承连声称谢,随即起身告辞,转往仲四镖局。

    贵客临门,仲四既兴奋又不安;方观承因为要赶着回京,只避着人匆匆问道:“曹雪芹把我的话跟你谈了?”

    “是。”仲四又说:“芹二爷往东面——”

    “我知道。”方观承怕泄露机密,抢着说道:“人已经撤走了。你放心吧!如果冯某人来了,请你务必劝他听我的话,那样大家都好。至于他有为难之处,包在我身上,都会替他安排妥当。““是。”仲四拍着兄说:“只要他来了,我一定留住他,不让他再走了。”

    “对!”方观承很高兴得拍拍他的健说:“你这是位朋友,也是为自己。”说完,拱拱手出门,等仲四赶出来相送,他已经跨上黑马,疾驰而去。

    仲四定神细想一想,心中十分舒坦,回到柜房,交待伙计办两件事,一件事预备一坛好酒,一件是屋顶上挑起来长竹竿上,多挂一盏灯笼,这时他跟冯大瑞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