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方观承自军机处下值,还得到平郡王府有一分职司。时间或早或晚,这天来的晚,直到未末申初才等到。“你必是为冯大瑞的事来的。有何见教,请说吧。”

    “是。”曹雪芹说:“我跟冯大瑞并无深交,不过既蒙方先生垂问,而且还有后文,我就不能置之度外了。”

    方观承沉吟了一回,笑道:“事情还不十分清楚,你能不能找到他?”

    事情还未清楚,何须沉吟?曹雪芹心知他有所保留,因而也不肯说实话;“这在我是大海捞针的事,”他说:“方先生如果能指点一两条路子,我或许可以找到他。”

    “你不是久住通州?何不到漕帮朋友那里去打听、打听。”

    “是。”曹雪芹问:“我去试试,毫无把握。还要请问,找到了如何?”

    “找到了,请他来见我。决不难为他。”

    “他如果不肯来呢?”

    “那就劝他远走高飞、隐姓埋名,不要再跟漕帮混在一起了。”

    “方先生的意思是放他一条生路?”

    “是的。”方观承答道:“她也是一条汉子。”

    曹雪芹很满意,便正好将秋月交待的话,说了出来:“方先生倒是一番美意,不过,会不会中途横生枝节,情势非方先生所能做主,以至于为德不卒?”

    听得这一问,方观承对曹雪芹刮目相看了。在他的心目中,曹雪芹是上三旗包衣中的佳子弟,最难得的是绝无包衣之所以为人贱视的势利眼;虽然也有八旗纨绔的习气,却不是什么大毛病。至于仕途险恶,宦途诡诈,他既未经历,当然也不会了解,如今方知不然。

    因此,他对曹雪芹这一问,觉得必须做很负责任的回答;考虑了好一会说道:“雪芹,如果你找到了他,劝他到我这里来,我怎么样也要保全他。倘或走得不远,飞得不高,仍入罗网,就非我所能为力了。”

    这话说得很清楚了。曹雪芹看他神态极其诚恳,也即用郑重的语气说:“方先生待人的这番好意,我完全明白,我一定尽力去找,找到了一定要他找方先生的意思办。”

    “那太好了。”

    “不过,方先生,我还有句话想说,这件事,方先生是不是只交待了我一个人。”

    “是啊。”

    曹雪芹发现自己的话没有说清楚,方观承可能是答非所问,因而又说:“请恕我率直,我想问的是,我去找冯大瑞,会不会有人暗地里掇着我?”

    “不会,不会!”方观承笑道:“我方某人岂能作这种事?”

    “是,是!”曹雪芹倒有些歉然“方先生。”

    “雪芹,你不必说了。”方观承拦住他的话“我倒是很高兴你的思虑,能这样子细密。就是要如此,我才能放心,我才有指望。““指望?”

    “不错。本来我只是让你去试一试,并不指望你能成功。现在看来不同了,我决定把这件事交给你,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回音?”

    原来事情是到这时候,才算定规。曹雪芹顿感双肩沉重,但为了冯大瑞,他乐于挑起这副担子。盘算了一下答说:“半个月。”

    “半个月!”方观承踌躇说:“能不能早一点?”

    “是这样的,”曹雪芹说:“我原来的打算时,如果在通州没有消息,我得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查访,这样至少也得半个月;如果在通州顺利,那在五日之内,就有以报命了。”

    “好!你先到通州去一趟,看是怎么个情形,回来我们再商量。”方观承又问:“”你需要什么,告诉我。““什么都不要。”

    “这样吧,我送你一批好马。好不好?”

    曹雪芹心想,良驹必惹人注目;说不定还有人认得是“军机处方老爷的马”那一来岂非自己挂了幌子?还是辞谢为妙。“多谢方先生,等我把事情办完了,再送我。办不成,我也不敢领赏。”

    “雪芹,你这话说错了。我并非拿这匹马作为请你办事的酬劳;办得成,办不成事另一回事,跟送马无关。”

    “是,我失言了。不过,今天的情形,跟方先生第一次告诉我的情形不同了。既到通州,我就非找仲四不可;而况,冯大瑞原是他那里的人。方先生,这一层,我得先跟你回明了;假如决不能告诉仲四,我只好敬谢不敏,因为通州是仲四的码头,相瞒也瞒他不住。”

    “说的是,现在情形是不同了。”方观承很从容的答说:“我原来关照要保密,是怕仲似听得风声,或许会去找到冯大瑞,通知他快走。如今既然是照咱们商定的办法去办,当然应该跟仲四说明白。为冯大瑞好,想来他一定也乐意这么办。”

    “是,是。”曹雪芹连声答应。

    “不过,雪芹,有一层,我倒也要问一问你。仲四对你怎么样?”

    “很好的。”

    “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仲四会不会当你是个公子哥儿,表面上好像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暗地里却以为你少不更事——,”方观承歉然的“雪芹,我说得太直率,你别介意。”

    “哪里会?方先生,你的意思我懂了,仲四对我好,不会口是心非的。”

    “好,靠得住就好。”

    曹雪芹兴奋,秋月也兴奋,因为找到冯大瑞,可能也就是找到了绣春;至少,也是条线索。“真地找到了绣春,我要问她,为什么心那么狠?六、七年工夫,音信全无,就不想一想人家为她牵肠挂肚。我倒要看她怎么说?”

    看到秋月那种爱之深、恨之切的神情,曹雪芹颇有新奇的感觉,因为,记不起她曾有过这样的激动,而也就因为如此,他觉得有必要作最坏的打算。“秋月,我要提醒你,能找到冯大瑞,大概会有绣春的消息,不过不一定是好消息。像现在这样,虽然牵肠挂肚,总还存着一丝希望。这一点,不知道你想过没有?”

    “当然想过。不管怎么样,有消息总比没有消息好;就算它是坏消息,也好死了这条心。还有件事,芹二爷,倒不知道你想过没有?”

    “那件事?”

    “你有一个儿子,或者一个女儿,流落在外面。”

    这使得他有一次想起绣春失踪前一天,他为她腹中胎儿命名的往事“我怎么没有想过?”他说:“我还有个想法,最好是女孩,不要男的。女儿会像绣春,男孩说不定会象震二哥,将来一身俗骨。”

    秋月笑了“我倒没有想到过像谁不想谁这一点。我只希望她生个儿子,”她解释原因:“如果是个儿子,绣春怎么样也得含辛茹苦,抚养他成人。我们重见的希望就浓了。”

    然则,这个男孩夭折了呢?绣春岂非生趣索然?曹雪芹这样想着,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怎么了?”秋月看他神色有异,关切地问。

    “没有什么,”曹雪芹不肯说破心事,只紧接着问:“我想明天就去通州,你看这件事要不要跟太太回?”

    “要!”秋月毫不迟疑的答说:“不过方老爷交待你的事,一句都不能提。”

    曹雪芹点点头,随即便去禀告老母,他只说传言冯大瑞有了北来的消息,想到通州去看仲四,打听详情。说不定连绣春的下落都可以知道。

    马夫人先是高兴,接着便疑惑了“冯大瑞不是充军在云南吗?”她问:“怎么会回来了呢?”

    这一问是曹雪芹所没有想到的,但也不难解释“充军原可以赎罪的,”他说:“或者在那里立下了什么功劳,督抚奏请赦免,也未可知。”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写封信来呢?”

    疑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刻,好在曹雪芹应付母亲很有办法,从容答说:“他要写信,也不会写给我,应该写给仲四,反正我一到通州,就明白了。”

    “好吧!你去。顺便也给在通州的本家拜拜年。”

    “是。”曹雪芹心想,这正好作为逗留通州的借口“不过这一来,总的三、四天才能回来。”

    等回到梦陶轩,杏香一面替他收拾随身衣物,一面便问:“那冯大瑞是什么人?”

    “不是在谈绣春吗?冯大瑞就是绣春的女婿;犯了案,充军到云南,后来绣春失踪了,大家都疑心她到云南找她女婿去了。到底如何,找到冯大瑞,大概就明白了。”

    “对了,”杏香兴味盎然“我也听说过有绣春这么一个人,仿佛跟震二爷好过似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头事由儿很多,一时也聊不完,明儿我还要起早,等我回来再谈。或者,你明儿找秋月问去。”

    “我明儿去找她。”杏香又问:“还有一点我不明白,找冯大瑞怎么要找我干爹呢?”

    杏香拜仲四奶奶为义母,仲四便是她的干爹“冯大瑞本来是你干爹那儿的镖头。”曹雪芹答说“如果冯大瑞真的来了,你干爹总会知道。”

    “既然如此,打发桐生去问一声就是了。”

    “不!他弄不清楚,非得我自己去一趟不可。”

    “你那天回来?”

    “不说了嘛。总得三四天。”

    杏香沉吟了一回问说:“你不能后天走吗?”

    “为什么?”

    “如果你后天走,我想明儿跟太太回,请太太准我去看看我干妈,那就好跟你一块儿走了。”杏香又说:“去了就走,不大合适,待长又不方便,三、四天正好。”

    “太太病刚好,又是正月里。”曹雪芹在她颊上亲了一下说:“等春暖花开,我专门陪你到通州住几天。”

    杏香虽有些失望,却无不快,为曹雪芹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又将平时预备着送仲四奶奶的尺头绣件,打成一包,思量着交待桐生带到通州。就这时外面传来苍老的咳嗽声,不问可知是何谨来了;杏香叫丫头打堂屋的门帘,曹雪芹同时走了出去问道:“有事吗?”

    “听说芹官明儿到通州,我有个膏子药的方子,是仲四奶奶要的,请芹官带了去。”何谨一面掏出一个信封,一面问道:“芹官到通州干吗?”

    “听说冯大瑞来了。我想找仲四去打听打听。”

    “喔!”何谨踌躇着,仿佛有话要说而不便说似的。

    “老何,你是有什么话要说?”

    “冯大瑞是充了军的人,怎么一下子回来了?我看,芹官,你恐怕打听不出来什么。”

    “这,”曹雪芹问:“何以见得?”

    “如果冯大瑞是逃回来的,又投奔了仲四爷,他就是窝家,不肯告诉你的。”何谨接着又说:“不是他不懂交情,正因为他懂得交情,为的是万一出了事,不受株连。”

    曹雪芹心想,俗语说得好“姜是老的辣,”关于冯大瑞这件事,方观呈似乎很看重她的见解,其实天晓得,要紧之处是秋月想到的。如今肩负重任,单枪匹马去涉江湖,靠的是仲四,倘或仲四另有想法,变成此路不通,那就一筹莫展了。不如将何谨带去,到时候至少还有个可以商量的人。于是他问:“老何,你能不能陪我去一趟?”

    “我去有用吗?”

    “有用。”

    “是了。”何谨将信揣入怀里“膏子药的方子,我自己给仲四奶奶好了。”

    等何谨一走,曹雪芹发现杏香的神色有异,不由得问道:“怎么回事?你的脸色很难看。冯大瑞是怎么回事?”他说:“老何的话,我都听见了,其中仿佛很有关系似的。我看,你不要到通州去吧!反正年也快过完了,仲四会到京里来料理他镖局子的事,那时候再打听也不迟。再说,他如果知道冯大瑞来了;又知道冯大瑞的行踪跟人说了也不要紧,不用你去打听,他也会告诉你的。你说是不是呢?”

    “是的。这就是我要让老何陪我去的道理。我让老何跟他娶打交道。”

    “这么说,何不就请老何去一趟?”杏香又说:“为什么一定要你自己到通州呢?”

    “我不也要到通州跟本家拜年吗?”曹雪芹轻松自如的说:“‘烧香看和尚,一事两勾当。’”

    曹雪芹场喜欢用这句也不只是哪一本宋人话本中看来的成语,意思是有那不守妇道的人家,借烧香为名,跟和尚幽会;杏香听了有气,啐着他说:“烧香就是烧香,看什么和尚?也不怕罪过。你如果说是给本家拜年,我不拦你;你可记住了,你是去烧香的。”

    在车上,由京城谈到通州,曹雪芹将他跟冯大瑞交往的情形,几乎巨细靡遗的都告诉了何谨;其中有一部分是何谨早就知道了的,但冯大瑞跟漕帮有牵连,在他确是初闻。

    “芹官,”何谨问道:“你对漕帮知道多少?”

    “不多。”

    “我想你也不会知道得太多。芹官,我倒再问你,仲四在不在帮?”

    “大概是吧。”

    何谨沉吟了好一会说:“芹官,你恐怕还不知道漕帮的规矩厉害,遇到紧要关头,六亲不认的;而且他们也很讨厌‘门槛外头’的‘空子’去干预他们的‘家务’。所以,仲四不会对你说真话;至少有出入关系极大的事,决不会跟你谈。我看,最聪明的办法是一个字:看!”

    曹雪芹将他的话,细细咀嚼了一会,大有所得“你是说,咱们去了根本不提冯大瑞,只冷眼旁观就是了。”他问:“可是在他那儿一住几天,不惹他疑心吗?”

    “咱们不必住他那儿,住自己的地方好了。”何谨又说:“仲四要问来干什么?就说来修房子,再请他找两个木匠泥水来勘查估价,这不就师出有名了吗?”

    曹雪芹依计而行,到了通州先投仲四镖局,自然是被奉之为上宾,问其来意,曹雪芹照商量好了德话回答。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