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天曹家的客人很多,而且十之八九是堂客,拜年兼探病,络绎不绝;幸而锦儿及时赶了来;有她出面应付,才不至于显得尴尬—杏香与秋月,都不算场面上的人。

    马夫人服了何谨的药,恢复得很快,不过气还虚弱,不能多说话;只是提到何谨,她的话就多了,听桐生管他叫“何大叔”便既说道:“老何七十多了。‘何大叔’还是老太爷那时候沿下来的叫法;桐生该叫他‘何爷爷’才是。”

    “不必,不必!”何谨摇手说道:“一改称呼就乱了,还是照旧;倒能让我觉得自己还不算太老。”

    等何谨一走,她又问秋月:“你把老何安顿在哪儿?”

    “芹二爷的意思,在梦陶轩的敞厅上,隔一间屋子给他,这得等过了元宵才能动工。这会暂时住门房。”

    “真得好好儿安顿他。”马夫人说:“倒不是为了他能照料我的病,为的是他那份情意。他,四老爷那儿呆不住,他儿子那儿不愿意去,情愿住在这儿。这份恋旧的心,就叫义气。其实,他住这儿,虽说不让他干活儿,可也总没有在他儿子那里当老太爷舒服。你们要想到这一层,就会觉得他可敬可爱了。”

    原来何谨的儿子五十都过了。曹寅在日,觉得这个“奴子”资质不坏,且好读书,不忍让他埋没在仆从堆中,所以托了内务府,特为替何谨“开户”已不算曹家的“属人”何谨恋巢,不肯离开曹家,他儿子却随着他母亲另住,那宅小房,也是曹家产业。何谨特为替他儿子起了个号,叫做慕曹,示不忘本。

    那何慕曹从师读书,也学过时文,既脱奴籍,便能应考,占了上元县籍,进学种了秀才。但到乡试时,何慕曹跟他父亲大开谈判,他要求何谨搬回家来住,何谨不肯,何慕曹又问:如果中了举人,是不是回家?何谨断然决然得表示:“我在曹家一辈子了。”他儿子的态度也很坚决,如果何谨不愿回家,他不赴秋闱。理由是中了举人,人家问起来:“老太爷呢?”他无从作答。这里有很充足,但何谨不为所动;因而何慕曹放弃举业改事贸迁。,先是贩卖米谷杂粮,在江宁时已有基础;及至曹家归旗,何慕曹也到了京里,在骡马市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但以漕船上的朋友帮衬,小杂货店变成一家颇具规模的南北货行,家里一样婢仆成群,几次请何谨回去受供养,何谨到却不过情时,回去住几天,但至多半个月,一定得回曹家。

    有一次秋月问他:“何大叔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在家呆不住?慕曹哥不是挺孝顺你的吗?”

    “不错,他很孝顺我。可是我跟他没有什么好谈的,一开口不是:‘这批鱼翅不好’就是‘今年福建桂圆歉收,一定会涨价,趁早进一批货。’我听了脑袋直发涨。还是回来找芹官、日子才过得舒服。”

    回忆到此,秋月恍然有误;为了求证起见,特为去问何谨:“想来你也是在四老爷那里没有什么人可谈,才想搬回来的。何大叔,我猜对了没有?”

    “没有人可谈,还在其次;最叫人受不了的是,谈不拢的人,偏要跟你谈,那才真叫受罪。”

    “这,这是说季姨娘吗?”

    “可不是!”何谨又说:“邹姨娘的理路倒还清楚,而且也有点儿见识,可是她在上房,见面的时候也不多,就见了面,也不能只聊闲天。”

    “四老爷呢?”

    “四老爷也一样。只有棠官从圆明园回来,可以谈谈。不过,几句话一聊,就现原形了。”

    “现原形?”秋月不解的问:“棠官怎么啦?”

    “无非嫖赌吃喝,纨绔子弟的本性都显出来了。”

    “喔。”秋月也听说过,不愿深问,只是谈何谨“那么,你先下来干些什么呢?”

    “看字画,看碑帖;要不就逛庙,逛琉璃厂。喔,秋月,”何谨突然显得很兴奋地“你知道不知道?我还学了一样手艺。”

    秋月大为诧异,也颇感兴趣“八十岁学吹鼓手,何大叔你的兴致倒真好。”他问:“学了什么手艺?”

    “装裱字画。不过,手艺还不精。”

    “那好!”秋月笑道:“你马上要收徒弟了。”

    “你是说芹二爷?”

    “对了。还有桐生。你们老少三个,尽无事忙吧!”秋月又说:“芹二爷的意思,在梦陶轩替你隔出一间来住——”

    “不,不!”何谨打断她的话说:“那不好。有杏姨在,她不便,我也不便。”

    “那么,你打算住哪儿呢?太太交待了,一定要让你住的舒服;你看哪儿合适,你自己说吧。”

    何谨想了一下说:“我看梦陶轩外面那间屋子倒很好。太太有时要找我也方便。”

    那是连接两座院落的一个小花厅,三开间带一个花坛,凹字形的雨廊,两头开门,人来人往,终日不断,并不宜于住人,不想何谨会挑中这一处。

    “何大叔,那可是个冲要之地,从梦陶轩出来,或是到梦陶轩,必经之路,你要是嫌吵,我劝你另外挑。”

    “我不嫌烦。再说也烦不到哪儿去。”

    “好。咱们这就算定规了。不过,我可得过了破五,才能替你拾掇。”

    “你也不用费事,我自己来。”何谨问道:“那三间屋现在是堆东西不是?”

    “只有两间堆东西。有些东西实在也该料理了,送人的送人,丢得丢;过了破五,我来清理。”

    “交给我好了。我把两间并成一间,就够住了。”

    从这天起,何谨就一个人满满的收拾;收拾出两间屋子来,到了年初八那天,自己悄悄去找了个裱糊匠来,他也帮着一齐动手,窗纸全都换过,屋子里糊的四白落地,焕然一新。

    那天恰好锦儿又来了,到梦陶轩由那里经过,顿觉眼前一亮;进去一看,不由得笑道:“老何,我当这儿要做新房呢!”

    “锦二奶奶真会说笑话。”何谨也笑着回答;然后正色说道:“锦二奶奶,我想请震二爷赏我一样东西,能不能请你说一说?”

    “行!”锦儿答得异常爽脆“你说吧!”

    “震二爷跟皇木厂的那些掌柜都熟,能不能替我要一块案板。”

    “一块案板罢了,又何必还找他们。我叫人替你做就是。”

    “不!”何谨说道:“不是普通裁缝做衣服的案板。我这块案得三寸厚,两丈四尺长,一丈一、二尺宽,还得福建漆退光。”

    “干吗呀?你又不是开裱画铺。”

    “锦二奶奶真行!”陪着她在一起的秋月笑道:“一下就说中了。何大叔八十岁学吹鼓手,学了一手裱字画的手艺。”

    “不,不,还谈不上。”何谨答说:“总得找些不急之务,日子才过的轻快。”

    于是锦儿细问经过,及至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欣然说道:“你所幸开个单子,要什么,我一下子都替你弄它个周全。”

    “那就谢谢震二奶奶了。不过,震二爷的收藏可别让我来装裱,这就是我报答锦二奶奶的。”

    “何大叔,”秋月问道:“这话怎么说?”

    “我怕把震二爷的收藏弄坏了,岂不是恩将仇报?”

    听这一说,彼此大笑;只听门外有人大声嚷道:“什么好笑的事?说出来让我也笑一笑。”

    不问可知,来的是曹雪芹。等问清楚了是怎么回事,他看着那两间打通了的屋子,只是摇头。

    “怎么啦?”锦儿问说。

    “这要一支上了案板,老何连安休的地方都没有了。我看,我那里那间敞厅倒很合适。”

    锦儿与秋月相视而笑,老何觉得白天在那里做活,并无不便,深深点头同意:“哪里是比这里合适。”

    “好了,说定规了。”曹雪芹转脸问道:“锦儿姐,你真的要送。”

    “真的送。不但送案板,还送一块招牌,梦陶轩专裱古今字画。”

    说送市招,当然是笑话,案板却真的送了;锦儿给了何谨二十两银子,让他自己去采办。曹雪芹心很急,因为随时会封诏随曹頫去办事,巴不得早早弄停当了,才能了却一件心事,所以一过破五便催何谨去找木匠,只费了三天工夫,梦陶轩敞厅上就出现了一块簇新的案板,然后上漆退光,这很费手续,曹雪芹一遍一遍去看,远比何谨更来的起劲。

    这天正在督促漆匠上最后一道漆;只见桐生匆匆奔了来说:“震二爷来了。““震二爷回来了?”曹雪芹深感意外“在哪儿?”

    “在太太屋子里。”

    曹雪芹随即赶了去,只听他母亲说道:“你四叔不用去了。”

    “喔,”曹雪芹向曹震问道:“是怎么回事?”

    “咱们回头谈。”曹震说了这一句,边细细问了马夫人的病情,做了好一会方始告辞,转往曹雪芹的书房去谈圣母老太太。

    “人来了?”

    “来了。”

    “进宫了吗?”

    “还没有。”曹震答说:“暂时住在皇后娘家。”

    “那就是傅太太那里。”曹雪芹问说:“不说是有四叔去接吗?怎么忽然来了呢?”

    “其中有一段曲折,我也是今天上午到京,跟海公去复命的时候才知道。”曹震脸上忽现恐惧之色“想起来可真玄!”

    “怎么回事?”

    “圣母老太太进京的消息,还是走漏了。还听说有人要在半路上打劫。”

    “有那么大胆的人!”曹雪芹失声说道:“真要出了事,可不得了。那是谁呢?”

    “我没有敢问。”曹震又说:“只听说是方问亭的主意。他不知从哪儿的来这么一个消息,据说人家已经知道了,四叔是指定专门办这趟差的人,所以定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么一计,表面上看四叔没有出京,圣母老太太就不会进京;其实暗地里另外派了人来通知我,趁着过年热闹的时候,悄悄儿动身。总算一路平平安安,人不知,鬼不觉地办好了这趟差事。”

    “恭喜!恭喜!”曹雪芹拱拱手说:“震二爷,你要升官了。”

    他将海望曾打算将曹頫调升内务府堂郎中,而曹頫不愿的话,告诉曹震,接着又提出他的看法。

    “四叔谦退为怀,这份功劳不又加在你头上?而况你自己的功劳也不小;我看不但要升官,而且还会派好差事。”

    听这一说,曹震笑得合不拢嘴“雪芹,你也出了很大的力。你不想补缺,总也得有个酬谢你的办法。你自己说吧。”

    “我什么都不要。”

    “喔,”曹震突然想起“一路上圣母老太太不断问起你,傅太太也提过。”

    “她怎么说?”

    “傅太太。”

    “不!”曹雪芹打断他的话说:“我是指圣母老太太。”

    “她挺关心你,问你的功名,又问你为什么不娶亲。”曹震又说:“她总想提拔、提拔你,这条路子你可不能随随便便就错过了。”

    曹雪芹小小不答,曹震也就没有再说下去。

    到了第二天中午,曹震神色匆匆的又来了;到马夫人那里打个转,随即便到梦陶轩来找曹雪芹。“方问亭要找你。”

    “他找我?”曹雪芹不解的问:“有什么事吗?”

    “当然有事。听口气似乎要跟你打听一个人。”曹震叮嘱:“明儿一早,你在咸安宫御书处等着,他会派人来招呼你。”

    “好!我知道了。”

    方观承没有派人来,而是亲自来访,在御书处找了间空屋子,屏人密谈;略叙寒温之后,很快的谈入正题。

    “有个干过镖客的冯大瑞,你认识不认识?”

    这一问,曹雪芹大出意外“认识。”他随又问说:“方先生何以忽然提到这个人?”

    “我回头再告诉你。”方观承继续发问:“你知道不知道他的行踪?”

    “他是犯了案,发配云南。以后一直不知道他的行踪。”

    “最近你听人提到过他没有?”

    “没有。”

    “他跟仲四怎么样?”

    “仲四是他的东家,很看重他的。”

    “我跟你谈过漕帮的是没有?”

    这是有关系的话;曹雪芹心想,上有老母,以明哲保身为妙,便摇摇头说:“没有。”

    “漕帮的情形,你知道的不少吧?”

    话越来越玄了,曹雪芹大起戒心“我不大清楚。”他说:“我以前奉母住通州,通州漕船很多,有时候听他们谈起,仿佛其中很有些内幕,我就不便去打听了。”

    “嗯,嗯。”方观承又问:“姓冯的,有一门亲戚姓王,是不是?”

    “那门亲戚没有做成。姓王的也是仲四那里的镖头,他娶的是先祖母身边的一个人,名叫夏云。王达臣有个妹妹,原要许配给姓冯的,后来因为犯了官司,这门亲没有结成。”

    “他那妹妹呢?”

    问到这句话,曹雪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