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及长安、洛阳,但对我来说,都一样陌生。” 熊津公主点了点头。
三人索性不再出门,在客栈点了一桌子好菜。有灵巧儿这个 “大财主” 在,旅途再辛苦,也总能有几顿奢侈的时光。
离开长安城后,灵巧儿拍马追上熊津,大笑着问道:“熊津,读过《三国志》吗?”
“读过几篇,王宫的教师特别喜欢中原的《三国志》。” 熊津公主点头。
“那我考考你。” 灵巧儿煞有介事,“从长安到成都,必然要经过汉中,你知道有几条路可走吗?”
熊津公主思索许久,不确定地说:“是三条?”
灭世之雪诧异转头:“哪三条?” 她只知道一条子午谷的山路。
“一条叫街亭,一条叫陈仓,还有一个…… 忘了。” 熊津公主不好意思地说。
灵巧儿哈哈大笑:“厉害!没白读书!街亭对应的是祁山道,陈仓就是陈仓道。”
“真的有三条路?” 灭世之雪疑惑地问。
“最宽阔好走的就是陈仓道,我可不推荐子午谷。” 灵巧儿解释,“诸葛亮行军都不愿走的道,能是什么好路?”
灭世之雪瞬间明白,灵巧儿是想换路线 —— 她原本定的子午谷,在灵巧儿看来并非最优解。她点了点头:“你说怎么走就怎么走,只是陈仓在何处?”
“陈仓啊,还有个名字叫宝鸡。” 灵巧儿嘿嘿一笑。
“宝鸡?你是说,宝鸡就是陈仓?” 灭世之雪眼睛顿时亮了。
灵巧儿点头,灭世之雪又确认了一遍:“宝鸡真的是陈仓?”
“就是那个‘从故道还’的故道陈仓道?” 熊津公主也激动地问道。
“没错!” 灵巧儿肯定地说。
“我只知道宝鸡东通长安、南下汉中,却不知它就是陈仓,还以为子午谷更近。” 灭世之雪恍然大悟。
“近是近,却难走啊。” 灵巧儿笑着,“咱们先西去宝鸡,再入汉中,走一趟陈仓道。在我老家,有句成语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陈仓的大名,三岁孩童都知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熊津公主重复着,“这是你们家乡说的‘成语’?中原叫‘成言’对吗?”
“差不多,成型的固定说法而已,怎么叫都行。” 灵巧儿点头。
“你家乡到底是哪里?” 熊津公主追问。
灵巧儿无奈看向灭世之雪,灭世之雪冷冷开口:“东大国,她是东大人。”
熊津公主皱着眉思索 —— 从来没听过这个国家,正想再问,却见灵巧儿已经拍马往前冲了。
灭世之雪紧随其后,挥动马鞭。熊津公主只得连忙跟上,大声喊道:“等等我!坏人凌鍫!别跑那么快!”
三人从长安向宝鸡进发,沿途皆是寻常官道,风土人情与洛阳到长安的路段并无二致 —— 农田连片,村落稀疏,偶有商旅往来,平淡得像一汪静水。抵达宝鸡后,他们本想寻些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的历史痕迹,感受这座古城的厚重,可逛遍街巷,只看到寻常百姓的烟火气,并无特别之处,终究只是行路途中一段普通的歇脚时光。
次日清晨,三人从宝鸡动身前往汉中,刚踏入秦岭山脉,灵巧儿和熊津公主就彻底明白,什么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往日里纵马疾驰的畅快荡然无存,眼前只有连绵不绝的大山大川 —— 峭壁如刀削,深谷不见底,狭窄的山道仅容一人一马通行,脚下是松动的碎石,身旁是呼啸的山风,稍不留意就可能坠入深渊。灵巧儿前世虽也走过秦岭,却是时速一百二十公里的高速公路,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哪曾真切感受过这般 “一步一险” 的崎岖?
从楚汉到如今的大周,千年时光里,这条道路虽经无数次修缮,可在大自然的磅礴力量面前,依旧显得脆弱不堪。明明前一日还清晰的山路,一场夜雨过后,就被落石与藤蔓掩盖,只能跟着前方行人的脚印,摸索着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