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蛛丝马迹。
见众人如此反应,那几个人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溜须拍马,还时不时地起着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这位姓孙的刺史见状,先是抬眼环顾了一下四周,待众人都凑近之后,才压低了声音,神色凝重地说道:“实不相瞒呐,如今这朝廷时局可不太安稳,整个朝堂都可谓是风雨飘摇,暗潮涌动啊。”
先前那个老生员听了这话,同样面色一沉,压低声音沉声问道:“难道是部院大臣之间起了什么争执不成?”
孙刺史微微抬头,目光缓缓扫过四周,而后缓缓说道:“尔等都是从国公府出去的,我也就不瞒你们了。如今,以潞州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为首,再加上镇州刺史、定州刺史、宋州刺史、秦州刺史这些人为骨干,一众藩镇联名上疏,弹劾以吏部尚书为首的一众文官,以及枢密院为首的一众权臣呐。”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惊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半晌都合不拢,心里皆是震惊不已,好家伙,这消息可太劲爆了,这事儿简直就是天翻地覆,闹得够大的。
那老生员听闻此言,下意识地抬手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紧张兮兮地问道:“弹劾的理由是什么?”
孙刺史再次谨慎地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什么异样后,才缓缓开口道:“这吏部尚书苏天常,那可是把官员的任免、调动、升降、勋封等权力都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几乎都快把节度使以外的官员全都当成自己的私产了。如今这六部之中,吏部一家独大,除了那几位尚书还能说得上话,其余官员的任免,那可真是说换谁就换谁。就因为如此,现在这尚书省、中书省,大体上都已经形同虚设了,没什么实际的权力了。再加上如今天下本就不太太平,尚书仆射、中书令这些职位,现在也都差不多名存实亡了。更过分的是,那苏天常去年还代理了侍中之职,听说还和枢密使暗中勾结、狼狈为奸。现在不管是这文官体系,还是武将体系,不管是哪方面的官员选调,都得经过他们点头同意才行呐。”
这时,一个看上去十分精干的书生,听了这话后,顿时气得满脸通红,火冒三丈,别看他看上去年纪至少也有三十岁了,可那性子却是极为直率火爆的。只见他义愤填膺地说道:“咱们大周都知道苏天常就是个大奸臣,难道咱们的大官家就不清楚吗?”
孙刺史听了,微微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地说道:“咱们的大官家如今一心想要的就是一统四海,结束这乱世纷争。他老人家那可是英明神武的很,那些权臣们也就是趁着现在局势有些复杂,在明白,真要是哪天冲撞了皇家的威严,那到时候,任凭是谁,也保不了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