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两人顿时点头如捣蒜。
刘春丽带着两个小跟屁虫往村里的方向走去,路过第一家她却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
“娘,不跟他们家借吗?”方桃有些纳闷的回头看了一眼她们刚刚路过的那户人家。
低矮的篱笆圈了个小院儿,里面有两三只鸡正在吃食,院子里这会儿没人,灶房燃起了炊烟,应该是在做早饭。
那是离她们那边最近的一户邻居了,以后肯定是少不了打交道的。
“去他们家借十有八九是借不到的。”刘春丽头也不回的说道,却没多解释。
一直往前走了好一会儿,已经略过了三四户人家了,刘春丽才终于在一个院子外面停了下来。
方梨看着眼前的院子,占地很大,里面的屋子也多,一看就知道这户人家人丁兴旺。
院子里的鸡也多,一大群在那扑腾,牲口栏那边还养着两头猪,主屋的屋顶也不是大多数人家那样的茅草顶,用的是瓦片。
这算是她们昨晚一路走来,数得着的看着就要富足一些的人家了。
方梨明白了过来。
普通人家家里的农具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很金贵的,而且饭都可能吃不饱的情况下,谁会想把自家赖以生存的农具借走,就换来几个当不了饭吃的糖块的。
相对而言,家境殷实一些的,才有可能往外借。
刘春丽已经扬起了笑脸来,上前去敲门了。
“有人吗?”
“你找谁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灶房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往腰间的围裙上擦手,眯着眼睛往外看。
“大娘,我是咱们村新搬来的,就昨儿来的,想过来借点东西。”刘春丽笑着从篱笆那探头说道。
“哦,昨儿就是你们啊。”老妇人原本听到借东西皱了皱眉,但听到她们是昨晚来的眉头又松开了一些,过来打开了门。
昨晚有人进村闹出了挺大动静的,村里人都知道了。
而消息更灵通些的,还知道了这些人是官差送来的,来的时候是坐着车的,来头看着不小的样子。
一打开门,她那双有些浑浊的双眼便上上下下的扫视了母女三人一圈。
啧,咋这黑,看着不像是啥富贵人啊。
“是我们,我们这刚来,啥也没置办。准备在溪边那儿盖房子,这会儿要拾掇那地,就想着过来借个锄头,您看您家方便不?可有空余的锄头能借来使使?”刘春丽好似没看到她那打量的眼神,依旧笑的热情。
老妇人一听是借锄头,当即脸就拉了下去,刚想拒绝,刘春丽眼疾手快的把手上拿着的纸包给塞到了她手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