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插手内行,潇湘将陷入混乱。”
两地媒体的报道在网络上掀起激烈讨论,一方称潇湘“真刀真枪”
,一方则质疑效率。
舆论交锋愈演愈烈,但关注度空前高涨,潇湘示范区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晚上八点,门户页新增一栏《群众抽查结果》。
岳州临港补齐了雨天备用方案,群众代表签字确认;衡山口岸系统新增实时提醒,群众签字“认可”
;星城高新区夜检名单公布,群众签字“报名”
。
三张照片并列展示,评论区涌现一句高赞留言:“潇湘把权力写进了群众的字里行间。”
深夜,李一凡坐在办公室里,翻阅当天的舆情汇总。
陈晓峰推门而入,低声汇报:“省长,干部分化更明显,有人支持,有人抵触。”
李一凡放下文件,语气沉稳:“这是必然的。
群众抽查不是走过场,而是进入深水区的试金石。
九月省委评估权责一体化改革时,示范区必须交出答卷。
能接受监督的留下,不能接受的退出。”
他的声音不高,却铿锵有力。
午夜,大厅的问题墙依旧灯火通明。
群众签字区已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有的工整,有的潦草,却都清晰可辨。
群众代表离开时感叹:“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参与治理,不是站在场外看热闹。”
值守干部默然站立,眼神却透出前所未有的压力。
李一凡透过窗户望着这一幕,心中涌起坚定的信念:制度的力量,正在一笔一画中被写入潇湘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