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背着篓子,不慌不忙,边走边吆喝:“自家新做的豆腐,好吃又不贵,先尝后买喽——!”
听到先尝后买,更多人动了心。
有个在门口蹲着择菜的大娘看见她,问道:“安宁丫头,你这吆喝的啥?豆腐是啥?”
许安宁放下篓子,笑着应道:“是李大娘啊,这豆腐是用自家豆子做的吃食,您尝尝?”
她说着,用刀尖挑了一点点豆腐屑递过去。
李大娘在嘴里品了品:“诶,你别说,滑溜溜的,还怪不错嘞。
你这豆腐咋卖来着?”
“两文钱一块,您要是买两块,就算三文钱,更划算。”
许安宁边说,边揭开篓子上盖着的湿布,露出里面方方正正的豆腐块。
那水灵白嫩的模样看着真喜人。
李大娘一看就喜欢:“成!
给我来两块,早上正好添个菜。”
说着便数了三文钱出来。
有了这第一单生意,就像开了张。
旁边看着的人也都围了过来。
“真是豆子变的?这么白?”
“给我也来一块尝尝!”
“安宁,给我也切一块。”
大多是准备做早饭的婶子婆婆,或是家里有孩子馋嘴的。
许安宁手脚麻利地收钱、用干净的芦苇叶包好递给买主,嘴里还不忘叮嘱一句:“婶子,回去蒸一下或者煮汤都行,撒点盐就鲜得很。”
她的摊子前很快围起了一个小圈。
有那半大孩子飞跑回家喊大人来看稀奇的,也有像柳婶那样远远站着、撇着嘴看热闹、心里酸溜溜的。
不到两刻钟,那沉甸甸的一板豆腐,十二块,竟然卖得干干净净!
甚至还有人问下次啥时间卖。
最后一块被闻讯赶来的余婶买走了,她还嗔怪道:“你这丫头,做了好东西也不先说一声,差点没赶上!”
许安宁一边笑着收下最后两文钱,一边道:“余婶,下回我一定提前跟您说。”
人群渐渐散去,许安宁蹲下身,仔细数着钱袋里的铜钱。
一共二十文,这一会就赚了二十文!
许安宁有些不敢想,没想到这么热销。
按理说这村子比较穷困,没想到这么多人还能拿出两文买新鲜吃食。
所以说不是消费力度不够,而是没有更好的产品。
今天赚的比她预想的少些,不少人都图便宜买了两块。
许安宁背着篓子,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心里暗想要多泡些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