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坐落在村子的最边缘,背靠着郁郁葱葱的山峦,离最近的邻居家也有百步之遥,显得格外清静,甚至有些孤零零的。
但许安宁却眼前一亮、这位置太好了!
东面不远处,就是那条清澈见底的清河,水流平缓的地方形成一个小浅滩,取水、清洗都十分方便,还能看到偶尔有小鱼虾游过。
西面和南面,则是大片无人开垦的荒地和连绵的丘陵,长满了灌木和野草,一直延伸到山脚下。
这意味着,丰富的野菜、菌菇、柴火等自然资源几乎就在家门口。
虽然偏僻意味着安全上的隐患需要额外注意,但相比于获取食物的便利和相对的自由,这点缺点完全可以接受。
她退后几步,仔细端详老屋本身。
堂屋在中间,大概两间房大小、他们现在住的屋子是在堂屋的左侧、右侧还有一间堆放杂物的小房间。
院子左边有一个风雨飘摇的棚子,已经没法用了。
右边是一间灶房,大概一间房大小,好久没生过火、里面已经是脏污不堪。
低矮的土坯墙,茅草屋顶塌陷得厉害,像是一个癞痢头。
但主体结构看上去还算稳固,墙基的石块没有太大移位。
坐北朝南,朝向很好,保证了充足的日照。
只要把屋顶彻底修好,墙体裂缝用泥巴仔细糊上,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就能恢复。
院子不算小,只是被半人高的荒草占据了大半。
原有的篱笆墙东倒西歪,几乎失去了围挡的作用。
几乎是瞬间,许安宁脑海里就勾勒出了一幅改造蓝图:当前必须尽快采集大量茅草芦苇,请人或者自己想办法重新把屋顶修起来。
不然万一下个雨他们姐弟三人怕是要遭殃。
修完后还得清理院子,修复篱笆。
再在院子开垦出一片做菜畦,种上易活的蔬菜。
篱笆要用结实的树枝和荆棘加固,圈出明确的领地,增加安全感。
屋里边地面要尽量填平,墙上裂缝要糊好。
那张炕要好好收拾,铺上厚厚的干草。
最重要的是她的厨房,也得赶紧收拾出来。
思路清晰后,她感到干劲十足。
当务之急是先取水,然后开始初步的清理。
她拿起那个破水缸,走到河边,打满了清澈的河水。
回来路上,顺手折了几根柔韧的柳枝,简单捆扎了一下,做成一个简陋的扫把。
回到院里,她开始动手。
先就从门口和窗前开始清理杂草。
她没有工具,只能用手拔,用脚踩,好在泥土湿润,并不太难。
拔下的杂草堆放到院子一角,晒干了可以当柴火。
“阿姐?”
安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只见她疾步上前抢过手中的柳条,“阿姐,这些活我会干”
。
在大伯家干的活比这要重上千倍,扫地这事对她来说轻而易举。
安平则熟练地拎起那个对他而言仍显沉重的破水缸,脚步稳当地朝河边走去。
他知道怎么走最省力,也知道在哪个位置打水最安全。
许安宁看着这一幕欣慰的笑了,两个孩子年纪不大,却也知道主动帮忙干活。
但是想到在大伯家所受的磋磨,神色中又闪过一丝了然。
两个孩子清理着,安宁则是去做早饭,早餐依旧是和昨日一样,简单的稀粥。
三人安静地吃着,安平吃完自己碗里的,眼睛看了看粥盆。
许安宁知道他没完全饱,但粮食必须算计着吃。
她没说什么,只是把自己碗里剩下的拨了一半给他。
安平愣了一下,抬头看姐姐,许安宁眼神平静。
他低下头,默默吃掉了,没说话,但把这份照顾记在了心里。
吃罢饭、几人又开始忙碌起来。
安平去河边打水,安和清理房屋、安宁拔院子里的草清理垃圾,三个人有条不紊的重复着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