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头了。
每轮考试结束之后,报喜的人络绎不绝的来了一波又一波,几乎要把宁荣街的石头都给踩出脚印来。
毕竟三春和贾琮、贾环等人都参加了科举,而且全都一次又一次无比顺利的通过了考试。
对于儿孙不成器、许多年都没有出过这种光耀门楣的事情的贾家来说,这绝对是值得大张旗鼓加以庆祝的事情。
要不是之前黛玉曾经反复叮嘱过贾母,贾家现在诸事都不宜太过高调,宁荣两府说不定早就不知猖狂成什么样了。
主管族学的贾敬和荣国府的袭爵人贾赦,对于三春和贾琮、贾环都是勉励有加,陆陆续续的赏赐下了不少的好东西,作为他们连续通过三轮考试的奖励。
虽然言语中免不了唏嘘几句,可惜三春不是男孩子,否则只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明年的乡试中取得举人的身份,就算无法通过之后的会试、成不了进士,凭借贾家的人脉资源也足以运作一番,让她们走上为官作宰的青云之路。
至于贾琮和贾环,毕竟学武的时间还是太短,虽然通过了之前的院试,但排名已经比较靠后,若是想要通过接下来的乡试、取得武举人的身份,不仅需要更加勤学苦练,还得有点运气才行。
武科举的乡试时间跟文科举又有所不同,提前到了来年的三月,乡试之后隔不了几天就举行会试,因为武科举的特殊性也不再有殿试,会试的成绩就是最终的结果。
毕竟武科举到最后都是真刀真枪的打擂台的形式,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谁上谁下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技不如人也不会有人提出异议,要不怎么会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呢?
但以贾琮和贾环两人的年纪以及学武的时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因此贾家上下还是对他们寄予了相当大的期望。
就算明年的乡试和会试无法取得好的名次,贾家也有能力把他们送到军中去镀镀金,到时候说不定就能混出一个名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