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行程变得务实起来。
王玉云按照陆青山的意思,联系了华人商会的几位大亨,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察学习”。
他们去了包成刚的集装箱码头。当陆青原站在高高的控制塔上,看着下方那如同巨型积木般被吊起、运走的集装箱,看着一艘艘万吨巨轮停靠在港口,看着码头上排成金属长龙的车队时刻不停地将货物运进运出,他那张一向沉稳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他仿佛看到了星汉集团在国内的未来。山湾村的罐头、饮料,正定县的粮食,全国各地的特产……都将通过这样的方式,汇入京城,再流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他脑海里那张模糊的,关于国内物流网络的蓝图,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
他们又去了郭东英旗下最高档的购物中心。陆红和陆芳就像两个最好学的学生,拉着商场总经理,从店铺的布局、灯光的运用,问到会员的管理、品牌的引进,恨不得把人家几十年的经营经验都掏空。
她们终于明白,二弟口中“国际一流的商场”,到底是什么样子。这不光是卖东西,这卖的是一种体验,一种服务,一种生活方式。这对于她们即将要在全国铺开的星汉特产集市和星汉酒店,有着醍醐灌顶般的启发。
连陆青河这位副县长,在参观了李兆隆旗下的几个大型居民社区后,都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商业地产与城市规划、民生服务之间,那种紧密而高效的结合。
这两天的行程,如同一场疾风骤雨,冲刷着陆家每个人固有的认知,又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对未来的无限可能。
最后一晚,一家人坐在大浪湾道一号那能俯瞰整个维港夜景的阳台上,吃着地道的港式宵夜。
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被点燃后的光芒。
“二弟,”陆青原喝了一口冻柠茶,看向陆青山,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坚定,“我明白了。回去之后,我知道该怎么干了。”
陆红和陆芳也重重地点了点头。
陆青山笑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他们亲眼看到世界的广阔,比他说一万句都管用。
就在这时,王玉云拿着一部电话,步履匆匆地走了过来,她走到陆青山身边,压低了声音。
“老板,京城张荣峰司长那边通过加密线路联系我,说有非常紧急的事情,想请您方便的时候,给他回个电话。”
阳台上的欢声笑语似乎停顿了一瞬。
陆青山脸上的笑容未变,他看了一眼正在给晓雪剥虾的林月娥,又看了一眼正满脸兴奋地讨论着回京后如何大展拳脚的哥哥姐姐,对王玉云点了点头。
“知道了,让他等一下。”
他拿起餐巾,擦了擦手,站起身,走到阳台一个僻静的角落。
电话接通,他只“喂”了一声,便静静地听着。
身后,是家人的欢声笑语,是港岛的璀璨夜色,是难得的温馨与安宁。
而电话那头,是京城,是风起云涌的牌局。
陆青山看着远方的灯火,眼中的暖意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不见底的平静。
休假的时光,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