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再次启动,缓缓驶离。
我透过后视镜看去,栓柱老娘依旧站在院门口,一只手扶着门框,另一只手还在无力地挥动着,直到我们的车子拐过村路的弯道,再也看不见。
车内一片寂静。
栓柱低着头,用袖子狠狠抹了把脸。
静姐轻轻叹了口气,递了张纸巾过去。
我知道,这次告别,对于栓柱而言,不仅仅是离开家,更是与他过去那个被轻视、需要依附的家庭角色做一次彻底的告别。
他带走的,是母亲的牵挂和兄长的愧疚,也带走了他自己挣来的尊严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随着车子驶上平坦的国道,窗外的景色逐渐从乡村的静谧转变为城乡结合部的喧嚣,最后是省城林立的高楼和川流不息的车流。
熟悉的城市气息扑面而来,将我们从那个充满泥土芬芳和古老秘密的乡村拉回到了现实的轨道。
“先不回结缘堂,去趟便利店吧。”我对静姐说,“把从家里带的东西给阿哲和小雨分一分,也看看这几天店里怎么样。”
静姐点点头:“嗯,也好。正好晚上叫上他们一起吃饭,把……事情跟大家说一下。”
她说着,手下意识地抚上小腹,脸上泛起一丝甜蜜又带着点羞涩的红晕。
栓柱听到要去便利店,也稍稍打起了精神。
那里对他而言,是他在省城第一个安稳的落脚点,有对他照顾有加的静姐,也有虽然嘴欠但心眼不坏的阿哲,还有总是安安静静却待人温和的林小雨。
车子在便利店门口的停车位稳稳停下。
午后的阳光照在“静怡便利店”的招牌上,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我们拎着从老家带来的大包小裹——主要是爷爷硬塞的南瓜子、小米,以及一些晒干的蘑菇、山野菜,走进了店里。
“叮咚——”伴随着清脆悦耳的门铃声,原本寂静的店内突然有了一丝生气。
此时此刻,阿哲正站在货架前,手中握着一把鸡毛掸子,百无聊赖地掸着灰尘。
他的动作显得有些机械,显然已经对这项工作感到厌倦。
当他听到门铃声并回过头时,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阿哲毫不犹豫地将鸡毛掸子一扔,像一只敏捷的猴子一样,迅速窜到了门口。
他满脸笑容地对着我们喊道:“哎哟我去!阳哥!静姐!柱子!你们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在农村玩得太开心,都乐不思蜀了呢!我还担心你们会在那里扎根,不回来了呢!”
阿哲那头标志性的绿色头发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而他头上那个“奠”字纹身也依旧那么显眼。
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此刻他脸上洋溢着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欢喜,让人感受到他对我们的归来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就在阿哲热情地迎接我们的时候,收银台后面的林小雨也听到了门铃声。
她缓缓地抬起头,目光与我们交汇的瞬间,她那清秀的脸上立刻绽放出一抹温婉的笑容。
“阳哥,静姐,栓柱哥,你们回来啦。”林小雨的声音轻柔而温和,仿佛一阵春风拂面。
她的目光在静姐身上稍稍多停留了一会儿,似乎察觉到了一些什么,但很快她就垂下了眼帘,继续埋头整理着手中的票据,只是那微微泛红的耳根却透露出她内心的一丝波澜。
“咋样,店里这几天没啥事吧?”静姐笑着问道,走到收银台后,很自然地查看起这几天的流水。
“没事没事,好着呢!”阿哲抢着回答,凑到我跟前,看着我手里提着的东西,鼻子抽了抽,“嚯!从老家带的土特产?有没有我的份儿啊阳哥?”
栓柱这会儿也缓过劲儿来了,憨笑着把手里一个装着干蘑菇和山野菜的袋子递过去:“有!都有!阿哲,这是给你的,炖肉放点,香着呢!”
“够意思啊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