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无情刀客有情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仪真,扬州府与应天府交界的小城。

    这是一座商业相当发达的小商埠,大江北岸江滨颇为富庶的小城,掌握运河口的上江漕运入口。运河在扬州南面的杨子桥三叉口分为两支,东南支自瓜洲入江,西南支流入仪真,从下江口入江。自苏州常州北上的漕船,从瓜洲入河北上,这是江南漕船的主要航道,而大江上游的漕船,则从仪真入河,经扬州北上。

    那时的扬州,虽然是漕运的枢纽,但还没发展成盐务的中心,直到后来的满清时代,方成为盐商的大本营,纸醉金迷的全国富豪集中地。其实,后来的富豪盐商集中地,在仪真的东面小镇十二圩而不在扬州大本营仪真改称仪征。

    城东城南是商业区,栈埠相连桅樯林立,城北茅家山北山一带,是名胜区和园林别墅区。北郊的山仅能算是丘陵冈阜,但在本地人眼中,仍然算是山。

    出东门在运河旁的宝方寺有一条小径,绕城向北伸展,满眼绿野一片江南景色,田野里遍栽桑麻,池塘里荷花叶艳,天宇中鹤舞雁翔。

    小径向北伸展至北山一带丘陵区,连贯北乡诸村落,平时甚少外地旅客,距宝方寺四五里,路旁的几座农舍就是本县颇有名望的东乡徐家,一座大院几栋瓦房,四周栽有果林修竹,几座鱼池柳丝深垂,家禽与雁鸟共同生活,生意盎然,远看恍如图画中的仙乡乐土。从任何角度看,也知道这是一处富裕安祥的殷实农家。

    仪真城的人,大多数都知道东乡徐家的主人徐华堂,是既老实又安份的老好人,正是所谓耕读传家的地方富户,获得地方人士尊敬的长者。

    进东门沿东大街西行半里地,街面街北各有一座富有园林之胜的大厦。南面是安家,主人安海平安大爷,绰号叫妙笔生花。北面是梁家,主人梁三爷梁启元,绰号称魔爪神钩。

    安、梁两家皆是武林知名的世家,在江胡声誉甚隆。安大爷名列武林八杰,梁三爷跻身于江湖四霸之一。两家不但是对门居,而且事业皆在南京,主人平时很少在家。

    安大爷妙笔生花,是南京金陵尚武堂的二堂主,门人子弟分布在各种江湖行业中,实力相当庞大。本城东隅的翼城(仪真卫城)的教头,有几位就是尚武堂的出色子弟,在卫所甚有地位,获得军方的重视。

    梁三爷魔爪神钩,则是南京江宁船行三位东主之一。船行附设有造船场,有三十艘行走上下江的定期中型客货轮,规模之大可想而知,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城外东乡徐家,与城内安、梁两武林世家,扯不上任何关系,仅有时候在城晨碰头,含笑打招呼问问好,如此而已。论社会地位,徐家当然出色。安、梁两家只能使人害怕,名门缙绅没有几个人看得起纠纠武夫。

    安、梁两家不但在城内有宅院,在城外也有别业。安家的安园建在北山;梁家的宁园在茅家山东北。因此,两家子侄往来密切,同是武林世家,彼此有深厚交情,乃是意料中事,但是,因为同是武林名人,免不了有利害冲突。

    从宝方寺前的小径南行,沿运河到达运河的下河口。自课税局至叉河口镇一带,栈埠林立,商旅云集,形成城南的江滨商业区。再沿大江江岸向西走,这一带全是船户和渔户的住宅,三家两家星罗棋布,算是城郊观赏风景的好地方。暇时邀三五知己带上野餐钓具,一面垂钓一面观赏宽有十余里,帆影片片波涛汹涌的大江风景,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五月初,风和日丽。

    一早,天空里水禽满天飞翔,鸣声悦耳,一群群鹤、雁、鸟、鸳翔舞着迎接温暖的朝阳。

    徐家的次子徐永康,肋下挟着一只蓝布大包裹,跟在一位髯眉全白,红光满面精神矍烁的老者,正沿小径缓步南行。小径上甚少行人,仅两侧的田野里有农夫在工作。

    徐永康年届及冠,身材高大手长脚长,但本城的人都知道,这位徐家二少爷从小虽然顽皮透顶,但长大后规规矩矩文质彬彬,偶或与玩伴吵吵嘴,但从不动手打架,因此人缘甚好佳,提起徐家的二少爷,恐怕不满意他的人就没有几个。当然,长大以后人生得俊,不但为人和气,而且很有礼貌能说会道,难怪被人看成佳子弟。

    “二爷爷。”徐永康一面走一面说:“听人说,修仙应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苦修,康儿真希望到名山幽境去苦修几年”

    “鬼话!”二爷爷含笑打断他的话:“渴饮山泉饥餐松实就可以成仙吗?不饿死才怪。”

    “二爷爷”

    “孩子,谁看过神仙了?我从来就没告诉你人可以修成神仙。我们徐家五代以来,如果能修成仙,应该有一二十个什么散仙了,是吗?”

    “那二爷爷为何在黄山隐居呢?”

    “二爷爷喜欢黄山,如此而已。人老了,确是喜欢清净无为。哦!你打算何时看望你爷爷?”

    “爷爷已派人已派人捎口信来,说年底可能回来一趟,天台山那几座山林新树已经茁壮成林,用不着照料了,所以打算回家过年。”

    “我想,你爷爷可能要带你到天台故乡住一段时日。”二爷爷笑笑说:“去年他派人到黄山,说发现了张真人留在四明石室的内丹宝录,似乎与曾祖父留下的心诀有所不同,他希望能从中参悟一些秘诀来。你的天份特高,说不定会带你去参研那什么宝录。”

    谈说间,宝方寺在望。两名中年僧侣,正在山门外用竹帚扫落叶,隐隐可听到寺内传出的钟鼓木鱼声。

    “大前天,寺内两位走方僧挂单。”徐永康转变话题:“一位自称悟本的人,好象六识术根基不差,禅功的火候相当精纯,不知道为何以愚拙的世相在此地逗留。”

    “悟本?”二爷爷若有所觉:“是不是左耳近腮处,有一颗大青毛痣的高瘦僧人?”

    “是的,二爷爷知道”

    “唔!你要注意,千万不要多管闲事。”二爷爷转头向他郑重地说:“他是宇内三魔僧中的百了魔僧,一个人见人怕的佛门败类,从不饶人的魔道煞星。在父亲允许你易名外出历练之前,你必须压抑自己的冲动,在故乡暴露身份,这是我们徐家最忌讳的事,知道吗?”

    “是的,二爷爷。”他顺从地回答,沉默片刻又问:“那魔僧的禅功,已修至降龙伏虎境界了?”

    “很可能,反正天下间不怕他的人,没有几个。”

    “恕康儿无礼,二爷爷也怕他?”

    “二爷爷已经不过问武林事,老了。”二爷爷笑笑:“二爷爷真的老了,你爷爷也不再年青,所以我们这些祖字辈的老人,都明哲保身,找地方享清福隐修。”

    “那魔僧也是年届花甲的祖字辈人物。”他的语气充满不以为然的意味。

    “他不同。”二爷爷温和地解释:“他所以称魔,可知是个不讲理恶毒自私的人。

    这种人从不会扪心自问,不理会天理国法人情,所以心中没有负担,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而你爷爷和我,以及你爹,你二叔三叔,都曾经按家规在年青期间,远离故乡易名外出历练数年,看多了,人情世故也懂得多了,对是非也懂得深入从各方面去了解了。孩子,明辨明非并不难,真要了解是非却不是易事。我们不是圣贤,也无德无能,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慎重考虑,心里的负担很重,所以干脆自认无德无能,独善其身以图身心清净。孩子,这就是我们徐家五代以来,从不以武林人面目出面争名夺利原因所在。当一个人自以为比其他的人强,比其他的人更具权威,那么,这个人如不害了自己,就会害了他人,他本身就是世间的一大祸害。孩子,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二爷爷,如果魔僧在本城生事呢?”

    “本城有安、梁两武林世家,都是武林中声誉极隆的高手,魔僧即使想生事,恐怕也会有所顾忌不敢乱来的,你耽的什么心?怕他找上我们徐家吗?不会的,孩子,魔僧不会因谋财而行凶,我们徐家也没有余财可招引盗贼,魔僧也不是盗贼。

    哦!好象客船要开了,得赶两步。”

    前面就是叉河口,也就是大江码头,上下行的船只皆在此地下客货。行驶运河的客货船,则停靠河码头。

    天色已经大明,码头方向传来了开船的锣声。

    “你可以回去了。”二爷爷取过他所携带的包裹说:“明年你要出门历练,行前二爷爷会来看你。”

    “二爷爷好走,祝顺风。”他恭敬地行礼相送。

    二爷爷含笑向他挥手,转身大踏步走了。

    码头附近是一条长街,显得忙碌非常,码头泊了不少客货船,人声嘈杂。

    徐永康等二爷爷走了许久,方悠哉游哉从街东进入长街,接近码头,目送已远出三里外的上行客船扬帆飞驶;船上有他在黄山落户的二祖叔二爷爷。徐家人丁旺,田地却不可能增购,因此除了本支长房子孙之外,不得不至外地置产落户;这是太平盛世人丁增加的必然结果。家中的田地不需要他照料,所以他利用送二爷爷的机会,到城里走走,打算会会朋友。

    离开码头,他走向到南门的大道。码头一带他很少前来,所以没有人认识他。

    刚出街口,后面脚步声入耳,来人走得匆忙,而且人数不少。他本能地移至路侧,让赶路的人先走。

    四名穿劲装佩了刀剑,带了行囊的中年人,昂然阔步超越。经过他身旁时,一位虬髯佩剑人扭头瞥了他一眼,眼神极为凌厉。

    他穿了一袭青袍,人才一表极为出色。虬须人仅瞥了他一眼,便径自大踏步走了。

    “大概是安、梁两家的武林朋友。”他想。

    对这些武林豪客,他常常本能地暗中留意,因为他年满二十岁之后,即将离家外出至江湖历练,多了解一些江湖动静,对他是十分有利的。

    这条路上往来的人很多,谁也懒得去管陌生人的闲事。里外,高大的南门城门楼在望。

    他慢吞吞地信步而行,先后有不少人超越到前面去了。

    前面出现三个熟悉的人影。他一怔,脚下一慢,脸上因喜悦而出现兴奋的神情。

    是两男一女。人当然熟悉,梁家的二少爷梁世亮,和世亮的妹妹梁玉凤姑娘,另一位是梁家的老仆梁仪。

    梁世亮已经成家,妻子王美瑶据说是南京武林大豪的千金小姐,人不但美,拳剑也极为出色,但这位二少爷脾气火爆,在本城是有名的霹雳火,整天在外面与三朋九友玩乐,似乎并不怎么喜欢与美貌的娇妻相处,成家两年,好象没过几天甜蜜日子。

    玉凤年方十八,是梁家的天之娇女,身材刚发育成熟,美得象一朵富贵牡丹花。

    美丽的姑娘本来就免不了自负骄傲,加上家传武学佼佼出众,她自负骄傲乃是意料中事。

    徐永康偏偏鬼迷心窍,从小就喜欢这位梁家的大小姐。玉凤小时候就是一个小美人,经常出城游玩,与徐永康做了好几年玩伴,迄今仍然保持良好的友谊,只是她对徐永康相当的不满,因为徐永康拒绝学武。这种不满,因为年岁的增长而加深,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友情。

    渐来渐近,徐永康首先含笑招呼:“梁二哥凤姑娘,早,出城来玩吗?仪伯伯带了钓具,江钓的好时光已过了呢。”

    梁义带了四根钓竿、鱼篓、食盒。这种长竿用在江钓,江钓以夜钓与晨钓最适宜。

    其实钓鱼的去处多得很,到处都有湖荡港汊,连稻田里都可以捉到半斤重的肥鱼,小沟里也可钓得到三两斤的鲤鱼,路旁的水沟也到处可见鳅鳝鲂等等鱼鲜。

    “是啊!约了朋友到下面旧江口垂钓。”梁世亮欣然说,这位梁二少爷对徐永康一向并不怎么客气,今天显然比往昔友好:“怎么一早就从码头回来?有理吗?”

    “送家二祖叔动身。”徐永康的目光落在玉凤身上:“凤姑娘也上船?想必另约了女伴了。”

    玉凤一身短打扮,窄袖子细花短袄,扎脚裤短蛮靴,把玲珑凸透的美好身材衬得极为抢眼,也平添五七分刚健婀娜的英气。她一双会说话的明亮大眼,似笑非笑地盯着徐永康。

    “没约翠凤,没扫你的兴吧?”玉凤说:“你大概是想进城找她玩的,可惜,你今天约不到她了,她家这两天好象来了不少客人。”

    翠凤,是指安家的女儿安翠凤,比玉凤大一岁。安翠凤由于经常往南京跑,在乃父主持的尚武堂帮帮忙,见过世面,人不但生得美,性情也温柔,在外出时,很少象梁玉凤一样穿短装,穿衫裙象个淑女。在本城,两位姑娘被称仪真双凤。

    安翠凤外表毫无武林女英雄的气概,其实她的武功根底相当扎实,人缘要比梁玉凤好得多,本城的大户人家佳子弟,怕梁玉凤怕定了,但对安翠凤大都具有好感。

    安翠凤对徐永康特具好感,每次到北山安园小住,皆不走北而绕道东乡,顺便到徐家探望永康的嫂嫂张瑞芬。永康的兄长徐永宏,曾经在县学寄读三年,妻子张氏是城中的名家淑女,与安翠凤是手帕交。但张瑞芬心中明白,安翠凤之所以到徐家走动,主要的目的是要见小叔子徐永康。

    问题是徐永康喜欢的人是梁玉凤。全城的美丽姑娘多的是,徐永康却对那些淑女们不感兴趣,反而对野丫头打扮的梁玉凤情有独钟,确是令人大感诧异。

    糟的是梁玉凤并不接受他友情以外的感情,经常取笑他和作弄他,他却不以为忤。

    这件事,连他的嫂嫂也为安翠凤叫屈,温婉的安翠凤不论任何方面的条件,都比梁玉凤要高出一品。

    感情方面的事,是不能勉强的,只能任其自然发展。

    “我不是去约她的。”徐永康脸一红:“我怎能无缘无故,去约一位姑娘?不被安老伯用大棍子赶了出来才是怪事。凤姑娘,如果我约你”“我也会打断你的腿。”梁世亮也半真半假地笑笑说:“花前月下那一套,已经过时啦!”

    “二哥,你怎么胡说八道?”玉凤大发娇嗔:“你没读过几天书,少掉文免得出乖露丑,用错典会落人话柄的,花前月下四个字你说得出口?”

    路旁的竹丛中,突然传出哈哈两声狂笑,闪出一个穿破衲衣的老花子,拖着打狗棍挟着讨米袋,灰白色的乱胡子,凑上一对布满红丝的大环眼,高大的身材相当吓人。

    “这种伤风败俗的话,出于一个无聊文士口中比较像样些。”老花子用充满嘲弄的口吻说:“江宁船行是江湖行业,江湖人的子女说这种话平常得很,用不着大惊小怪,是吗?”

    梁世亮绰号称霹雳火,怎受得起撩发?玉凤更不是好说话的人,暴怒地一声娇叱,急冲而上出手揍人,一招双龙戏珠疾攻双目。

    玉凤的身材,比老花子矮了一大截,用指攻上盘吃力不讨好,不但招式狂妄,本身也破绽百出。

    “粉腿利害!”老花子怪叫,显然认手为腿老眼昏花,而且饱含轻薄成份。

    “大妹小心!”梁世亮同时大叫,疾冲而上。

    老花子身形乍闪,快逾电光石火,奇妙地避过玉凤的虚招双龙戏珠,与及随后的狠招蝴蝶双飞。原来玉凤随后用双腿连环飞踢,凌空飞跃,腿势极为猛烈,可惜艺差一筹,反被老花子看破先机,腿招落空。而就在双方相错而过的刹那间,老花子的打狗棍已反扫玉凤的腰脊,有如电光一闪。

    梁世亮及时到达,已来不及抢救乃妹,掌如开山巨斧,劈向老花子的腰脊。老花子如果想击中玉凤,也必定伤在梁世亮的铁掌下。

    老花子不愿两败俱伤,仰面斜退出两丈外,身动棍退。大意的玉凤逃过一击,在两丈外落地,惊出一身冷汗。

    “哈哈哈哈!”老花子狂笑着远出十余步外,笑完说:“回去告诉魔爪神钩梁老三,叫他准备接待老朋友,不久信息可传到,回头见,哈哈哈”狂笑声中,老花子越野而走,脚下如行云流水,片刻间便消失在竹影树丛内,象轻烟消失不见,这短暂间的接触,可反映出三个人的功力和经验深浅程度。玉凤毕竟缺乏经验,几陷危局。梁世亮绰号霹雳火,不仅不鲁莽冲动,而且机警果断,围魏救赵的断然行动,获致百分之百成功,在在皆显示出他不是一个性急暴躁的人。

    兄妹俩追之不及,震惊之余,也不敢放胆穷追。

    “咦!这老花子是何来路?”梁世亮悚然自语:“好快捷的身法,他为何要拦路嘲我们?”

    “二少爷,他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狂丐欧明峰。”老仆梁义说:“邪道中高手中的高手。可能是冲三爷来的,这件事得赶快向三爷禀告,不要去钓鱼了。”

    “对,看来最近将有重大的变故。”梁世亮警觉地说:“大叔,你去码头知会陈家的人,我这就与妹妹回城。”

    “好的,我这就前往,早去早回。”梁义说完,脚下一紧,向江边急奔而去。“玉凤回到路中,向盯着狂丐消失方向发楞的徐永康说:“你发什么呆?走吧,一同回城。”

    “这个老叫花会飞。”徐永康摇头苦笑:“一跳三丈,真象个鬼。”

    “这叫做轻功提纵术。”玉凤睥睨着他:“如果早年你肯拜我爹为师练武,你也可以一跳三丈,谁叫你不争气不肯学?”

    “凤姑娘,学了武有什么用?”他笑笑举步跟在后面:“打架?我宁可不学。”

    “蠢材!练了武可以强身保命,你懂不懂?”玉凤扭头教训他:“你可看到,如果我和二哥没练武,或者练得不到家,结果将会被那老花子所伤,甚至会送命呢。”

    “凤姑娘,如果你们与老花子无仇无怨,他”

    “人家打破你的头,并不为了与人家无仇无怨。”玉凤抢着说。

    “没练武就不会气壮,气不壮就会知道忍让,忍让就可以免生是非炎祸”

    “永康弟,你就少抬杠吧。”梁世亮不耐地说:“你那些大道理人人都懂,但世间的事,不是忍让两个字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忍字心头一把刀,总有一天你会忍无可忍,忍得心头滴血,到头来连老命都会送掉。记住我的话,有一天,你会知道忍字的后面是什么,那将是血和泪。千年万世之后,练武仍然是防身保命的不二法门。”

    “没出息。”玉凤悻悻地说。

    徐永康一面走一面发怔。他当然明白忍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逆来顺受并不什么好德性,那是助长凶焰,断送人的尊严,不足为法,忍应该是有限度的。今天,他并不同意玉凤的先下手为强作为,这举动已超出防身范围以外,不是防身而是任性的攻击,如果老花子身手不够高明,就很难逃得过玉凤的猛烈猝然袭击。

    但他原谅了玉凤,事实也是老花子主动挑衅的。不论男女,对自己所爱的人所犯的错误,常会找出种种理由替对方辨护,要想诉之所以理性,太难太难了。

    玉凤说他没出息,他心中暗笑。

    “至少我不必担心有人无缘无故打我。”他笑笑说:“真要不讲理,我会上衙门去告他。衙门里的李巡检李罡是个铁面无私的人,本县的歹徒谁不怕他?”

    “哈哈!你以为李巡检管得了这些无根无底,孤魂野鬼似的江湖邪魔?”

    梁世亮转身拍拍他的肩膀:“算了吧,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江湖的恩怨千斤一肩挑,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三刀六眼自行了断,死了认命,谁也不愿输口气到处喊冤。永康弟,你是规规矩矩的人,可不要牵涉到这种事情里来,离开我们远一点,对你是有好处了。”

    “也许我能帮得上忙”他迟疑地说。

    “哼!你去报官求李巡检吗?”玉凤姑娘撇撇嘴挖苦他:“你想替我梁家丢人现眼吗?

    岂有此理!离开我远一点,免得”

    “凤姑娘”

    “你没听清楚是不是?”玉凤不客气地说:“有你这没出息的胆小鬼穷扰和,我梁家有脸面”

    “凤姑娘,不要把我看得那么没出息。”他大声抗议,年轻人毕竟受不了激:“必要时”

    “必要时,你掳衣瞪眼强出头?你行吗?”玉凤毫不客气嘲笑他。

    “为了你”“啐!什么为了我?你说话可得当心点。”玉凤薄怒地扭头正色向他提出警告:“你去帮安翠凤吧,她安家可能碰上天大的困难,有人要挑她爹的尚武堂,她安家也许用得着你帮忙。她不是很喜欢你吗?”

    “你”“我说错了?据我所知,她三天两天便往你家跑,叫徐二哥叫得怪亲密的。”

    “如果我没记错,早些年你也叫我徐二哥。”他笑了,瞥了加快脚步已走到前面去了的梁世亮一眼,声音放低:“小凤,记不起从什么时候起,你不再叫我的名字,我也改口叫你梁姑娘,我们已经逐渐生疏,过去的岁月不再回来,是因为我们都长了吗?”

    “我知道你以往对我好。”玉凤缓下脚步与他并肩而行,语气变得温柔多了:“但你知道,我不要做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哦!小凤”

    “再过一两年,我要跟我爹到外地见见世面。”玉凤打断他的话:“当今武林三女杰,她们的武功并不比我强多少。我正在苦练最上乘的先天真气,用不了多久,我就会超越她们,我将要取代她们的武林地位,名头比她们更响亮,你明白我的意思和希望吗?”

    “小凤,你这种想法很危险。”他率直地说:“论财势,你家在本地外县都是第一流的,令尊名头压倒了四霸天之一,用得着你抛头露面替家门增光锦上添花吗?小凤,名利误人不浅,就算你的名头压倒了武林三女杰,不见得是幸事”

    “你不懂,最好别胡说。”玉凤微愠地截断他的话:“人活着,就得活得光光彩彩,人死留名豹死留皮,庸庸碌碌过一生,与禽兽又有何区别?你除了知道种庄稼外,还懂得些什么?我们都长大了,想法的差异愈来愈大,你将枯守你的家园,我将举剑扬名天下。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不要在我身上存什么幻想。”

    “小凤,你准备在外面闯荡多少时日?”他转变话锋,不再作无望的劝解。

    “很难说,也许要三年五载。”

    “我等你。”他坚定地说。

    玉凤转头凝视着他,神色是庄严的。

    他也用目光表达自己的心意,神色也是庄严的。

    片刻的沉默,他们的脚步并未停顿。

    “你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吗?”玉凤终于沉声问。

    “我当然知道我在说什么。”

    “是承诺吗?”

    “是的。”

    “你不觉得荒唐可笑?”

    “小凤,你把我对你的情意当作荒唐可笑的事?”

    “事实如此。三年五载,你知道变化有多大?你已经年届弱冠,眼看要成家”

    “我等你。”他冲口而出。

    “我现在早已拒绝你的情意,三年五载之后,更不可能接受你的情意。”

    玉凤用凛然的神色坦率地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老实说,你根本不配说这种话,不配提这种荒唐的要求,也无权提这种可笑的承诺。你早该知道,家父一直就反对与你们种庄嫁的徐家往来。”

    “你并不反对”

    “那只是童年游伴感情,现在我们都长大了。”

    “这”“永康,继续保持这种童年的感情吧,不要再希求什么,对彼此都有好处。”玉凤正色说:“你应该和翠凤好好相处,我知道她对你相当痴情。快进城了,请不要跟我们进城,免得招惹闲话是非。”

    南门在望,玉凤大踏步跟上乃兄,丢下止步发愣的徐永康,头也不回地走了。

    梁玉凤拒绝他的感情,露骨的明白表示已经不是第一次,以往他从不因此而灰心,也从没有打退堂鼓的打算,但今天,玉凤的态度已经有了一些改变。

    这是一种令他懊丧的改变,一种令他灰心的不吉之兆。以往,玉凤虽则拒绝,但那是委婉的,甚至是嘲弄性的,保持若即若离的半真半假的女性特有矜持,让他存有希望未绝的感觉。但今天,他从玉凤眼中,已找不到丝毫珍惜情谊的神韵,看到另一种追求名利的特有光芒。

    玉凤毫无留恋地走了,他真该死心。

    “是那个什么狂丐,挑起她争强好胜的念头吧?”他呆呆地自语。

    城门行人进进出出,早已看不见玉凤的背影。他的目光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城门,似乎下定了决心,毅然转身往回走。

    到了先前老花子退走的地方,他毫不迟疑地循踪觅迹。

    远出里外,足迹消失在一条小径上。这是一条田中的小径,附近农家下田干活的人,绝大多数穿的是草鞋,老花子穿的是也是草鞋,所以很难分辨了,他还没有这种寻踪术的经验。

    小径通向西面的乡野,那是城西南的肥活乡村,田野中有人干活,竹丛柳树中可隐约看到星罗棋布的农舍。

    “且往前走问问看。”他自言自语。

    绕过一座池塘,迎风送来一阵阵荷花的清香。阳光下,田田荷叶上散落着一串串晶莹的露珠,千万朵尚未完全绽放的荷花象动人的花海。他无心观赏风景,沿小径急走,想在前面里余的村落,打听老花子的去向。

    绕过池塘,蓦地他站住了。

    四野无人,死一般的静。

    沉默片刻,他终于缓缓地转过身来。年轻人耐性有限,这种寂静的气氛是令人难耐的。

    身后十余步,荷池旁的一株柳树下,站着不言不动的狂丐欧明峰,贴树而立不象是活人。

    “你是来找我的?”狂丐眼中有强烈的警觉表情:“我不信你背后长了眼。老夫长身而起,未发出任何轻微的声息,但你确是在老夫挺身站起时止步的。”

    “你在这附近隐身?”他答非所问:“很好,很好。”

    “老夫不知你的来路,但在梁家两子女动手时,老夫便知道你是可怕的劲敌。”

    “有理由支持你的判断吗?”

    “有,在你的眼神中,看不出丝毫情绪上的波动。”

    “理由并不充分。”

    “在老夫眼中,已经够充分了。再就是看到有人打架,而有一方是自己人,情绪如不波动的人,这人如不是白痴,那一定是没有知觉的死人。老夫敢保证,那时你的手掌心一定没有出汗。”

    “对。”

    “证明你已经修至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的神化境界。说吧,找老夫有何用意?”

    “请老丈远离仪真,有多远就走多远。”

    “大胆!”狂丐冒火了:“举目江湖,没有几个人敢在老夫面前说这种狂妄的大话。”

    “也许在下用词不当,但在下是当真的。”他温和地说,脸上神色泰然。

    “如果老夫不走呢?”狂丐一面举步走近:“你在威胁老夫吗?”

    “岂敢岂敢。”他屹立不动:“老丈如果不走,一切后果自行负责。”

    “你贵姓大名呀?”狂丐站在八尺外狞笑问:“在我狂丐面前敢如此无状,你是破天荒第一个。”

    “不要问在下的来历,在下只要知道老丈到底走不走。”他毫无警觉地说:“在下不允许任何人打扰梁家的安宁,老丈请不要误解在下的用意。”

    “小辈,你也不要误解老夫的意思,老夫”狂丐话未说完,打狗棍出其不意扫击而出。

    双方相距不足八尺,面面相对伸手可及。狂丐右手所握的打狗棍本来就支点在身前,信手劈出决无不中之理,以老花子的超凡身手与丰富的相搏经验,突袭一个后生小子,割鸡用牛刀必定百发百中。

    可是,怪事出现了。打狗棍骤发,快如电耀霆击,但狂丐只觉眼一花,一棍落空,而头顶微风飒然,有物自顶门上空一掠而过,感到发结一紧,脑袋不由自主顺拉势后一仰。

    卟一声闷响,惊怖的狂丐发现自己的屁股蛋挨了一记重击,本来被拉得向后仰的脑袋也来及恢复原位,就样被可怖的力道把身躯震得向前飞抛。

    狂丐果然了得,斜飞出两丈的身躯半途被意志力恢复控制,收腰吸腹扭正身形,重重地沉落双足着地,惊恐地转过身来。

    徐永康站在狂丐原先所立的位置,手中拂动着原属于狂丐的黄竹打狗棍,脸色正常,但微有怒意,狂丐象是见了鬼,惊恐地死盯着徐永康,眼中疑云重重,似乎不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事实。

    按情理,受到攻击的人闪避,必定往后退,以便脱出兵刃控制的威力圈。

    这是一种趋吉避凶的本能,但狂丐发现徐永康是从自己的头顶上空越过的,半转身前空翻快速绝伦地起落,翻越时抓住了狂丐的发结,落地时一脚将狂丐踢飞,而且不可思议地夺获了打狗棍。

    “你你是人是鬼?”狂丐的语音大变,变得慌乱失措,语无伦次。

    “大太阳当头,你怎么语无伦次说鬼话?”徐永康大声说:“老丈,你怎么偌大年纪,出手攻击不按规矩偷袭?不要脸!”

    “你小子存心戏弄老夫,老夫和你拼了!”狂丐咬牙切齿怒吼,疾冲而上,左手一引,右拳来一记沉重如山的黑虎偷心,拳风虎虎,内劲千钧,真是存心拼命了。

    徐永康不接招,也不退缩,身形奇快地向下一挫,丢掉打狗棍,出右腿扫击,好一记快速绝伦的俗招扫堂腿,由他使用出来,俗招也成了令人无法躲闪的绝招。

    “砰!”狂丐这次终于摔倒在地。

    徐永康转了一圈,身形转回原位长身而起。

    “你这老不死拳上真有五百斤以上的力道。”他拍拍手说:“起来!在下要替你拆骨。”

    跌得并不重,但胫内被击中处痛入心脾。狂丐忍住痛楚翻身而起,耳中还没听清徐永康的话,打击已雷霆似的光临,砰砰卟卟一阵暴响,小腹肋接二连三挨了五六记重拳,已运功护体的身躯,如受无数万斤重槌,连续重击,挨了几下之后,便气散功消失去护身的功能。

    “砰!”狂丐第二次仰面便倒,只痛得眼前金蝇乱飞,浑身痛软了,不知人间何世。

    “原来你练了一种古怪的气功。”徐永康说:“我却不信邪,倒要看你能支持得了多久。”

    狂丐只知道自己浑身虚脱,想反抗力不从心,感到被人抓起,首先是左右颈根挨了两劈掌,然后腹部一震胃部上挤,然后左肋挨了沉重一击,然后

    然后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徐永康吃了一惊,怎么把人打死了?赶忙俯身察看,一扪老花子的口鼻,这才松了一口气,轻拍老花子的脸颊,轻叫:“老丈,醒一醒,醒一醒

    咦!“西面不远处,一个人影来势如电射星飞,冉冉而至。

    他放下狂丐,挺身而起。

    是一个穿青袍佩长剑,面貌威猛的中年人,右胸襟上,绣了一只拳大的银色鬼头图案。

    来人在丈外止步,脸有惊容。

    “咦!这不是狂丐欧明峰老兄吗?”来人的目光落在昏厥的狂丐身上,然后转投向永康:“老夫在远处,亲眼看到你痛打他。”

    “不错,他该打。”他点头承认。

    “你你能用用双拳打打昏他?可能吗?”

    “你何不把他弄醒问问?”

    “你你一定使用了见不得人的歹毒玩意。”

    “在下身上只带了几锭银子。”他拍拍腰袋说:“听口气,大叔你是老花子的朋友。”

    “不错,老夫与欧老兄结伴而来的。”

    “那么,请把他带走,远远地离开仪真,走得愈远愈好,走了不要回来。”

    “哼!老夫与欧老兄,是为人助拳而来的,想必被你侦知内情,先下手为强打昏了欧老兄。小辈,想这样打发老夫是不容易的。阁下能赤手空拳打昏欧老兄,定非等闲人物。老夫鬼王贺飞,阁下亮名号。”

    “在下一个小人物,没有通名的必要”

    鬼王贺飞突然暴叱一声,乘永康说话分神的好机,猛地飞出一拳。相距约一丈左右,手一伸拉近了三尺,按理决不可能伤得了七尺外的人。

    永康毕竟缺乏经验,料定鬼王不动手则已,动必拔剑相搏,估计错误遭了殃。不等他有所反应,一股阴柔而直逼内腑的诡奇掌力及体,感到浑身一震,冷流起自尾闾,沿脊上升。

    他大吃一惊,也暴怒如狂,大喝一声,拼一口元气,踏进一步双手齐推,虚空攻出一记推山填海,鬼王刚收掌,刚张口哈哈狂笑。

    “哈哈哈哈嗯”一阵可怖的潜劲涌到,鬼王的身躯突然倒飞而起,砰一声大震,倒撞在身后两丈外的一株大柳树上,枝叶摇摇中,鬼王跌昏在树下像个死人。

    永康也站立不牢,虚脱地挫挫跌在地,脸色突然变得苍白如纸,然后逐渐转青,浑身在发抖,口角有血溢出。

    他手脚一松,软绵绵地躺倒。

    久久,他战栗着挣扎而起,瞥了两个昏倒的人一眼,转身迈动抖索的双腿,踉跄举步往回走。

    冷得受不了,天空中炎阳似火,但他却感到冷焰起自内腑,冷得如同掉在冰窟里,冷得如同处身在极北的万载玄冰内,牙齿颤抖似乎要震碎满口钢牙。

    他拾了一段枯竹,支撑着不受控制的身躯,凭强烈的自信心,走向他希望的道路。

    许久许久,树下的鬼王尚未醒,脸色灰败的狂丐首先醒来,看到口中溢血昏迷不醒的鬼王,惊得血液快要冻结了,谁把这位被称为天下凶人的鬼王打成这鬼样子?

    打他的年轻人已经不见踪迹,难道鬼王也栽在这个年轻人手中的?他忍着全身的疼痛,救醒了鬼王。

    鬼王伤得比狂丐更惨,胸腹被奇异的暗劲接触处,皮下淤血一片暗红,全身每一条肌肉都发痛,每一根骨头皆又酸又麻,双脚失去支撑身躯的力量。

    狂丐拖着衰弱的身躯,到附近请来了三位乡民,两个抬了鬼王,一个搀扶自己,心惊胆跳走向汊河口码头。

    徐永康是抄小道走的,在水门附近方走上北行的小径。这里,已是大东门附近了,小径上行人稀少,很少有外地人利用这条道路。

    距他的家还有三里左右,他得支持下去,必须回家求救,体内的冷流愈来愈强烈,再拖下去,很可能会冻僵。强烈的求生意识支撑着他,他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家园。

    他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但已无暇理会来的人是谁,他像一头受伤的野兽,凭本能挣扎着归巢。

    “咦!这人有病。”身后传来清晰的语音。

    “大热天他抖得厉害,象是发冷,何不替他看看?”另一人已到了他身侧说。

    两个人扶住了他,强劲有力的手将他挽至路旁扶在树下靠坐在地。

    他眼前朦胧,浑身猛烈地战抖。

    “请请带带我到到前前面徐家”他拼全力大叫。

    其实,齿战得厉害,他以为自己在大声叫嚷,其实声音小得可怜,声音压缩在咽喉内发不出来,发出来也走了样,没有人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一双大手在他头面抚动,在他身上各处探索,片刻,那位最先发话的戚兄悚然地说:

    “侯兄,这人不是患病,也不是痢疾。”

    “戚兄,那是”

    “浑身冰冷,皮肤收缩,寒意内生,四肢将僵,口中呼出的寒气有特殊的腥味,这人被一种怪异的寒毒奇功所伤。”戚兄一口说出致病的原因所在。

    “咦!寒毒功?这”“这人已经没有救了。”戚兄断然宣布结果。

    “哦!戚兄,冷魔常寿昌老前辈,不是先到安园附近待机吗?他的冰魄神丹,正是寒毒功的克星圣药。”

    徐永康已经无法控制自己,但他的灵智仍然是清醒的。听两人的口气,像是对伤毒极有经验的行家,怀有慈悲心肠的好人。

    “来不及了。”戚兄颓丧地说:“寒毒已发,这人只能再支持片刻,半途心脉一断,被村民看到,咱们就得打人命官司了。”

    “真的没救了?”

    “没救了,除非马上有练了至阳奇功,而且已练至阳极阴生境界的人,先替他以先天真气收聚体内余温,保住心脉,再徐徐疏导运行,排出寒毒再用药相济,才能暂时保住性命。”

    “总不能见死不救。”侯兄慨然说:“咱们赶两步,带他去找常老前辈。”

    “这”戚兄欲言又止,沉默片刻又说:“常老前辈孤僻古怪,心硬如铁,决不会舍得用珍逾拱璧的冰魄神丹,救一个不相关的陌生人。”

    “值得一试,是吗?反正这人已到了这步田地,能否救得了他,看他的造化了,走,我来带他。”

    侯兄相当热心,将徐永康抱起。

    “这样能抱多远?扛在肩上走吧!”戚兄说。

    “扛在肩上,不颠死才怪,走。”

    走了一里左右,戚兄赶上说:“换手吧,给我。”

    抱人走路是十分吃力的,强健的人也支持不了一里半里,何况徐永康高大魁伟,而侯兄却干瘦矮小,所以走了一里左右,已经汗流浃背喘息声可闻了。

    戚兄刚将人接过,便骇然惊道:“糟!这人已经死了。侯兄,你抱的是一个死人,居然毫无所知?”

    徐永康的身躯已经不再颤抖,呼吸已经停止了。

    “大概是举步不久后断的气。”侯兄苦笑:“我只发觉他猛烈地抖动了几下,以后由于赶路,便无暇分心留意他的变化了。把他放在路旁吧,咱们已尽心了。”

    徐永康静静地躺在路旁,浑身冰冷。这条路甚少人踪,不知要等到何时,才会有人发现他的尸体。同一期间,东大街梁家门前,三位神气的中年人,叩动梁家大院门的大兽环。

    院门开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