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南疆飞龙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在船上,梅玉却的确和姚秀姑共一张榻,两个人也曾肌肤相亲过,梅玉比这位老大姐还小六岁,内心里对她是充满了一片尊敬,由敬而生爱。

    梅玉是个很负责任的人,姚秀姑是个媳妇,当然也没人禁止她改嫁,事实上两个人经过了几个月形迹不离的相处,情愫早生,只是缺少那种绮情而已。

    梅玉靠在姚秀姑的手臂上,低声地道:“大姐,我感到很对不起你,惟有生死永不相负。”

    姚秀姑却颇为理智地道:“兄弟,别说这种话,江湖儿女,谈不上那些,我若要嫁人,便不会等到现在,目前是为了形势必要,我们必须在一起。”

    梅玉急了道:“大姐!你怎么这样说,你知道我的心。,’“我知道,但我们不必谈这些,未来岁月多艰,我们不必想太多,大姐是心甘情愿把一切交给你,但是不想嫁给你”梅玉正要开口,被姚秀姑用手掩住了道:“兄弟!人之相知贵在心,只要我们彼此有心,言语便是多余的,我想我们大概是摆脱了侦骑。”

    “是的,我想也差不多了,船上虽然还有一二耳目,但不是重要的人物,人家没把我们放在眼中,这都是大姐安排得好。”

    “那是李七配合得好,若非他受过你的大恩,他也不肯干的,这等于是砸他的招牌呢?”

    梅玉轻叹道:“我只不过帮了他一点小忙,说不上恩惠,最主要的是我看他这个人热诚可交,订下了交情而已。”

    “你以侯爵世子之尊,折节下交,这份知己之情就很难得了,无怪他肯舍命以报的。”

    梅玉一叹道:“草莽市井之中,颇不乏忠义可敬之士,我跟他的交情固然可贵,最重要的还是他对帮助大哥这件事很热心。

    “我跟他谈到这个计划时,他说了——小侯,李七只是一介匹夫而已,您提拔我,让我能为皇帝尽点力,李七就是拿性命巴结上,也没第二句话说。”

    “他是建文皇帝的忠贞子民吗?”

    “那倒不是,他对哪一个人做皇帝都没意见,只不过他是个小人物,觉得能够在轰动天下的大事中插一脚,深感有荣焉,如此而已。”

    姚秀姑一叹道:“只可惜建文皇帝太谦逊了,他这一番出力,很可能默默无人得知的呢!”

    “他也说过了,他不望富贵,只望将来!”

    “将来也没个着落呀!”

    “他所望的将来不是着落,只希望他日对儿孙辈谈起生平时,有一点值得骄傲的事。”

    “他有儿子吗?”

    “有一个,今年才十岁,他向我保证,十年之内,不向任何人提及这件事,在他儿子成人后,他一定要告诉儿子这件事。”

    “十年之后,若是建文帝毫无举动,他说了出来,很可能会犯下灭门大罪的。”

    “人生一世,草长一秋,他求的只是那一点而已,只要能在儿子面前挺得起腰,他不在乎其他的。当然,他也懂得厉害的,有些话关起门在家里说说而已。”

    姚秀姑轻轻一叹:“其实我们不必替他去担心了,我们自己的处境比他危险上百倍都不止。”

    梅玉概然道:“我是为了大哥这个人,他认识我时,还是至尊天子,可是他却没有搭一点架子,以兄弟视我,就为了这一点,我也少不得拿一辈子巴结他了。”

    两个人又陷入了一阵默然。

    岸上人声吵杂,却是已到芜湖,他们略事收拾,就下岸而去,住了一间小客栈后,立刻去拜访当地的土豪三角蛟马三江。

    马三江的地盘就在码头一带,梅三弄奉上了二十两银子的见面礼,也说明了在金陵得罪了李七的经过。

    马三江倒是很够意思,收下了拜帖,退还了银子,而且很客气地道:“梅先生,你能把李七揍一顿,就是我姓马的朋友了,你们在这儿做生意好了,兄弟敢担保绝没人敢动你们一根汗毛。”

    梅三弄也满脸感激地道:“在下承夫子庙秦二爷的指点,特来求马三爷庇护的,在下夫妇浪迹天涯,只求图一个温饱,若能小有所得,也只望能道下几亩薄田,好回家过下半辈子。”

    马三江连连地拍胸膛保证道:“没问题!没问题!”

    他说的没问题,也只是没人来捣蛋而已。

    梅三弄夫妇在码头边上的茶棚子里卖唱,生意却不怎么样,粉菊花不过姿色尚可,年纪却大了一点,唱的曲子也太高雅,一些俗下的人都不会唱,梅三弄的胡琴的确不错,可是他们混的地段不对,码头上鱼龙混杂,却是粗人较多,听来只是不错,却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感觉。

    多亏马三江尽力帮忙,每天多少还能混个几两银子的,但他们预定唱一个月的期限却只唱了二十天,梅三弄就去向马三江告辞了。

    马三江十分抱歉地道:“梅先生,实在对不起,芜湖是个小地方,码头边又是粗人多,对一些阳春白雪之音缺少一些欣赏的能力,城里倒是有些大户人家喝过墨水的,贤夫妇若是有兴趣,兄弟可以推荐去参加一些堂会,也许收入会好一点?”

    梅三弄道:“不必了,多谢三爷照顾,在下落拓江湖,就是不习惯侍候人,那些有钱人也不如湖海中人热诚可交,在下也不愿意为了几两银子去讨人类落去。”

    马三江倒也读过几本书,对梅三弄的耿介脾气十分欣赏。

    他微笑地道:“梅先生说的是,前天还有个翰林府的管事来找兄弟,说他们家的三姨太听了梅先生操琴,欣赏得不得了,要兄弟代为邀请先生到他们府中去献技。”

    梅三弄道:“大府人家的姬妾更难侍候,在下不想赚这个银子。”

    马三江道:“那个三姨太原来就在码头窑子里混的,被鲁翰林那个老家伙讨了去,听说并不安分,兄弟想梅先生这般高风亮节,绝不会受那种女子的邀请,所以兄弟就做主推辞了。”

    梅三弄感激地道:“得三爷如此赏识,在下感激万分。”

    “梅先生以前是读书人吧!”

    “惭愧!惭愧,识得几个字,偏又没长性,练得几天拳脚,却又不成玩意,只落得湖海飘零!”

    “其实真要是弄得一点功名,哪有先生如此逍遥!”

    马三江十分喜欢他,还送了他四十两程仪,算是对江湖朋友的照顾,夫妇两人千恩万谢而去。

    大内的密探总算对这两个人放弃了追索,马三江不是个人物,梅三弄居然跟他称兄道弟,交成莫逆,尤其是收下了四十两银子,竟是感激涕零之状,梅小侯不会如此没出息的。

    所以他们夫妇两人倒是很自由地一路上卖唱下来,直到了九江,过南昌,一直上了庐山。

    本来这是很不合理的行程,一对卖唱的夫妇,不应该有游山玩水的闲情的,但是他们身后没有人盯着了,所以也没惊动人。

    在一个很偏僻的山脚里,有一座苦因寺,庙很小,是姚氏的家庙,庙里有七八个和尚,是广源镖局里那些年老的镖客们,退出江湖后,息隐此间。

    他们都是些老光棍,把一生都献给了镖局,晚年图个清静,就在庙里出了家,念不念经随各人高兴,闲下无事种种花,拔拔草,打打拳,打发时间而已。

    庙对外是不开放的,也不让游客随喜烧香,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庐山是灵山胜境,也没有什么歹徒强梁,是个清静的世界。

    姚秀姑就是把人送到此地来暂避,所以尽管外面侦骑四布,却始终没找到此地来。

    两个人乍一进门,寺中人还不认识他们,阻拦问讯,姚秀姑脱下了青布包头,露出了一头秀发,也恢复了本来的面目,笑着道:“胡大叔,你不认识秀姑了?”

    这个老僧本名胡大空,是广源的老镖师,现在法名就叫大空,算是庙中的住持。

    他认了半天,才讶然地道:“秀姑,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了,莫非德局里出了事情?”

    “漂局很好,有事也不敢来打扰大叔的清静,侄女儿是来探人的,那位方公子和三个出家人还在吗?”

    大空道:“在!他们都在后寺。”

    “没有人来找过他们吧?”

    大空道:“没有,寺里的人对外不来往,根本没人知道他们住在这儿。”

    “这就好,他们还住得惯吧!”

    大空道:“除了那个叫应文的年轻和尚外,其他的人都显得不耐烦。秀姑!这是批什么人?”

    大叔没问他们吗?”

    “我只提过一次,可是他们支支吾吾的,我想总有不便之处,所以没有再问。”

    姚秀姑一笑道:“大叔既已远离尘世,何必还打听这些世俗之事呢?”

    大空道:“说的是,我也只是随口问问,你们就到后寺去吧,我关照别的人一声,不到后寺去打扰你们。”

    由一条侧廊直通后寺,只有一片院落,三间草堂,盖在老松树下。

    有一方大石,平滑如镜,石上刻了棋盘,曾为皇帝的应文和方天杰对坐下棋,应能和应贤则站在一旁观棋。

    梅玉看见建文帝瘦了不少,昔日的丰润都已消失,胡子长长的,居然有一些花白,不像从前的赫赫威仪,也不像个三十多岁的人,心中一酸,跪在地下,哽咽着道:“大哥,不肖的兄弟回来了,劳大哥久候,兄弟罪该万死!”

    大家这才看到地下跪着的人,倒是先认出了姚秀姑,但梅玉却完全变了个样子。

    方天杰首先跳起来道:“二哥!是你吗?你怎么变了个人,一点都看不出来了?”

    梅玉道:“我用了易容药,否则难以躲过大内侦骑。”

    方天杰拉着他起来道:“来了就好,你一去几个月,可没把人急死,云南的情形如何,见到沐英没有?”

    建文帝却道:“二弟,辛苦了!我想你一定吃了不少的苦,我们进去慢慢地说。”

    三间草堂,一间作了聚谈用餐的地方,建文帝和方天杰住了一间,应能和应贤住了一间。

    梅玉见桌上还有些残存未用的干菜肉松,旁边居然还有炉锅等物,笑着道:“你们居然还自己煮炊?”

    建文帝笑笑道:“我倒是吃得惯素淡,可是他们三位却不行,好在三弟是俗家人,山上打些猎物,溪中钓些鱼虾倒也不会惊世骇俗,寺中几位师父有时也到后面来打顿牙祭,日子倒也容易打发。”

    梅玉道:“只是各位都没下过厨的,懂得料理吗?”

    建文帝道:“本来是大空老师父亲自来帮我们料理的,老是麻烦人也不好意思。”

    姚秀姑道:“这倒没关系,他是我老叔,人最随和,招待我的朋友,不会嫌麻烦的。”

    建文帝一笑道:“话虽如此说,但我们自己也该学着做做,四个人中,以我的成就最好,因为我兴趣最高,所以后来几天,都是我做菜。”

    梅玉心头一酸道:“怎么能叫大哥做这些事?”

    方天杰叫道:“二哥,你别怪我们,是大哥抢着做的,还把我们都赶到一边去,小弟可不敢跟大哥争。”

    建文帝笑道:“是不能怪他们,我自己喜欢做,长日无所事事,总要找点事情做做,还好这山寺少人来,和尚吃荤也没人管。二弟,别说废话了,还是你说说在外的经过吧,你一去几个月,一定是发生了很多事?”

    四对眼睛都盯着梅玉,只有应文的那对眼睛中充满了平淡,与其他三人迫切的期望不同。

    梅玉掏出了沐荣的密函,双手递给建文帝,他接过后看了一遍,点点头道:“老王爷过世了,我很难过,沐荣能做此等表示,已经很不容易了。”

    冰英的去世对另外三个人是一项重大的打击,沐英是绝对支持建文帝的,他是太祖死时托孤大臣的首枢。他去世后,世子沐荣是否还会忠心支持建文皇帝,大家就很难判断了。

    应贤迫不及待地接过信函来,应能和方天杰也凑上去看了一遍,方天杰首先开心地笑道:“还好,世子总算没改变立场,大可!看来还有希望。”

    应贤却不满地道:“沐荣太滑头了,他怎么能要陛下表示意见呢,这应该是他自己先作决定的。”

    梅玉道:“他是个守本分的人,像这件事自然不能写详细,他告诉过我,云南一地,自保有余,勤王则不足,所以要问问大哥,除了云南之外,还能够号召多少地方及军力的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旦举事勤王,就要正式与燕王作对了,他要把双方的实力作一个正确的估计。”

    应能道:“只要他登高一呼,自然会有天下响应。”

    建文帝一叹道:“应能!你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我若是如此得人心,燕王就不可能打到南京来。”

    应能低头不语了,建文帝道:“二弟!你从外面回来,情况比我们熟悉,你认为勤王举事,有多少希望?”

    梅玉沉吟了片刻道:“大哥!小弟就直言无隐了,小弟以为只有两分成算,最多不超过三分。”

    应贤失望地道:“只得这一点?”

    梅玉道:“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因为我这次去云南,行程数千,几乎是走了半壁江山,在一般人心中,都认为朝中换了皇帝而没换朝代,这只是皇家的家务之争,与他们不关痛痒。”

    “这是正统的问题!”

    ,梅玉也有点火了道:“只是你们这些做大臣的才分得出正统与非正统,但一般百姓心中,只知道皇帝也姓朱,也是太祖的子孙,杨大人,你别跟我抬这个杠,你该了解到事实。”

    应贤道:“小侯以为勤王是无望了?”

    梅玉一叹道:“沐荣跟我谈得很彻底,若有天下二分之一的兵马拥护,事情可望有成,否则就只有静待机会,但他提出一个保证,大哥到云南去,绝对无人加害。”

    应贤道:“到云南去做什么?”

    “成立一个小朝廷,密遣志士,游说天下兵马统帅,号召他们拥戴勤王。”

    应贤道:“这可能吗?”

    “这个小朝廷不是公开的,沐王会拨一批夫役侍候,大哥可以过从前一样的生活,却不能坐朝理事,除了宫中的侍候人之外,也不会有文武百官。”

    “这还算什么朝廷?”

    梅玉道:“这当然不能称朝廷,燕子也不允许另一个朝廷成立的,所以列位大人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坐享高官厚禄了!”

    应能道:“那我们做什么?’’“陪伴皇帝,筹划一些号召勤王义军的事宜,找你们能说动的亲朋故旧,秘密致缄,相约举事。”

    应贤道:“我们没这个本事,也没这种关系。”

    梅玉沉声道:“那二位大人在勤王大业中能做什么?”

    一句话把两个人问住了。

    他们是文臣,却又不是谋士,也没那种安邦之才,应贤顿了一顿才道:“身为人臣,只有一片忠心。”

    梅玉轻叹一声道:“可是现在大哥所要的人,不仅是忠心而已。”

    应贤和应能又不说话了,神情有点难堪。

    最后还是应文自己道:“我知道自己的才具不会比家叔好,他做皇帝比我合适,所以我已经不想再争了,而且勤王发师,难免征战,更非我所愿。”

    应贤急了道:“陛下应天命,乃太祖嫡系!”

    应文摇头道:“这是你们的想法,不是我的想法”

    “陛下这不是辜负了太祖皇帝的一片托付?”

    应文苦笑道:“这身袈裟和这纸度碟,也是太祖所赐。”

    应贤忙道:“那是先皇为陛下所备应急避难所用。”

    应文道:“乔饰身份有很多方法,为什么偏要选上出家人呢,可见太祖早有深意。”

    他顿了一顿,又带点自嘲地道:“太祖遗下两重使命,叫我做皇帝,我未能做好,只好遵重他老人家第二个遗嘱,好好做一个出家人,先太祖幼年也曾在皇觉寺出过家,后来又还了俗做了皇帝,深感有负佛祖,所以把一个做过皇帝的孙子皈依佛门,这也是佛家的因果因缘。”

    这番话他侃侃而言,倒把所有的人听呆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