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明朝的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861

    严嵩之所以保举杨继盛自然不是欣赏他的正直无私只是因为仇鸾是他的敌人而杨继盛曾经反对仇鸾在他看来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可是严嵩并不知道在杨继盛的敌人名单上仇鸾只排第二第一名的位置一直是留给他老人家的。

    严嵩认为自己能够利用杨继盛与仇鸾的矛盾能够用官位和利益收买这个人能够将他收为己用然而他错了因为他并不了解杨继盛。

    这是一个没有私仇的人他的心中只有公愤即使整他个人只要有益国家他也毫无怨言此即所谓大公无私。

    大私无公的严嵩自然是无法理解这种品格的他正在家里等待着新同党的加入却没有想到毁灭之路已然就此打开。

    当严嵩自信十足的时候杨继盛却已看清了事情的真相朝局黑暗民生凋敝这一切的罪魁祸正是严嵩这位本应用心勤政的内阁辅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干过的好事可谓罄竹难书不是写不完是不太好找心中装着他自己唯独没有全世界。

    于是杨继盛决定上书弹劾这个人。

    在明代弹劾可谓是家常便饭比如你看某人不顺眼可以上书弹劾和某人有仇可以上书弹劾政治斗争需要可以上书弹劾闲来无事找点活干也可以上书弹劾。弹劾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比如不讲个人卫生衣服没穿对腰带没系好长相难看也可以弹总之是只要想得到就能弹得了。

    而在这种环境下明代的官员们已经养成了习惯大凡一个官员干到三品副部级如果档案里没有十几份弹章那就是件极不正常的事情。

    你弹劾我我弹劾你幸福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几十年混下来一次也没被弹劾过的不是人是神。

    在弹劾如吃饭穿衣的时代平凡而不起眼的杨继盛却因此万古流芳是因为他使用了最为特别的一种弹劾方式死劾。

    在很多情况下弹劾是一种政治手段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大家同朝为官混个功名也不容易弹劾贪污下次就少贪点弹劾礼仪那就注意点形象就算是弹劾长相不佳最多不过是去整容你来我往相敬如宾。

    而死劾并非是简单的文书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弹劾的罪状是足以置对方死地的罪名弹劾的对象是足以决定自己生死的人弹劾的结果是九死一生.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生命为赌注冒死上劾是为死劾。

    死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若非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类的纠纷是断然不会有人用这一招的严嵩没有杀杨继盛的爹更不会抢他的老婆相反他提拔了杨继盛并希望将他收入门下。

    然而杨继盛拒绝了升官财的机会他已经下定决心死劾严嵩。

    862

    严嵩不是他的仇人他却依然不忿为夏言不忿为朝局不忿为死在蒙古马刀下的万民不忿为天下不忿

    以天下为己任者是然。

    他并非不知道这样做的下场沈链的遭遇就在眼前并非没有人劝过他深通王学熟悉斗争之道的唐顺之及时看出了苗头作为杨继盛的朋友他曾写信劝告:

    愿益留意不朽之业终当在执事而为。

    作为王学左派的嫡传弟子聂豹徐阶属右派唐顺之十分清楚当时的政治环境所以他苦口婆心相劝希望杨继盛不要出头以避祸患。

    杨继盛看了信却只是笑而不答

    他的人生只剩下了一件事情。

    在上书弹劾之前杨继盛斋戒了三天。

    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自由时光四十二岁的杨继盛回顾了他的过去从童年的贫寒到青年的求索熬过了继母的虐待熬过了仇鸾的陷害现在的他是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前景光辉仕途远大。

    然而现在他准备放弃所有一切去完成那件必死无疑的大业。

    因为放牛的杨继盛历经磨难的杨继盛看尽官场黑暗的杨继盛依然是同一个杨继盛。

    在黑暗中的杨继盛是一个纯洁的人。而面对这片窒息的黑暗他无力反抗只能出那最后的呐喊。

    杨继盛虽然不聪明却也不笨他十分明白唐顺之的话是对的。

    死劾确实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但他没有更好的方法。他没有钱财没有权势没有庶吉士的背景和入阁的希望更没有张居正和徐阶的智慧。归根结底他只是个出身农家天赋平凡的普通人。

    他唯一拥有的只是他的性命。

    而弹劾后的流程他也很清楚严嵩的诬告锦衣卫的拷打诏狱的长期关押如果运气好可能还有行刑人的大刀。在这样恐怖的环境下

    根本不用指望什么九死一生只有十死无生。

    然而他依然决定这样做。

    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

    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

    勇往直前

    杨继盛已经了无牵挂。

    他拿起了笔在铺开的纸张上写下了悲愤的心声:

    臣孤直罪臣杨继盛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

    当杨继盛将这封千古名疏封存妥当递送内阁转交西苑之时他已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转变昔日那个放牛的贫农子弟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终将成为一位不朽的英雄。

    就在嘉靖收到这封上疏后不久消息灵通的严嵩便从皇帝的侍从那里得知了奏疏的内容。

    面对这个从五品小官义正言辞的控诉严嵩害怕了他虽然是内阁辅虽然是皇帝的宠臣却依然害怕这个来自最底层的无畏的声音。

    而且根据多年的从政经验他迅作出了判断这人是来玩命的。

    但就在他惊惶不定的时候独眼龙军师严世蕃又出场了听完那慌不择言的讲述后他却只是镇定地说了一句话:

    奏疏在哪里拿给我看。

    仔细阅览之后严世蕃露出了笑容他告诉自己那慌张的父亲不用害怕其实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几乎就在严嵩知晓奏疏内容的同时徐阶也知道了这也是没办法十六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想在保住脑袋混碗饭吃就得时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

    徐阶惊叹于杨继盛的勇气他万没想到当年那个沉默的学生竟然有如此的血性如此的勇敢孤军突起去挑战那个他绝对无法战胜的对手。

    他敬佩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做了连他都不敢去做的事情。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危险已向自己逼近。

    因为杨继盛是他的学生而在那年头师生关系就是政治关系杨继盛上书他虽然并不知情却也绝对脱离不了关系。而目前政局敌强我弱还远不到摊牌的时候如此时与严党开战必定功亏一篑。

    徐阶坐卧不安直到他拿到奏疏全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在这封奏疏的末尾杨继盛还加上了这样一句话大学士徐阶蒙陛下特擢乃亦每事依违不敢持正不可不谓之负国也。

    真糊涂也好假聪明也罢这句关键的话最终挽救了徐阶保存了他的实力。

    政坛的地震看似已经不可避免严嵩惊慌失措徐阶忐忑不安而杨继盛却只是镇定自若静候处理。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件事情中最为恐慌的并不是以上三位而是另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人高拱。

    无论是严嵩还是徐阶高拱都是以礼相待所以这件事对高拱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然而就在他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打开奏疏的抄本看到那句要人命的话时顿如五雷轰顶马上抄起文书去找徐阶。

    他所看到的那句话正是严世蕃所注意的那一句。

    看着面无人色气喘吁吁的高拱徐阶十分纳闷然而当他顺着高拱的指向仔细研读那句话时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句让严世蕃笑颜逐开让高拱吓破胆的话是这样写的愿陛下听臣之言察嵩之奸或召问裕景二王。

    徐阶的脸白了他很清楚这是一句授人以柄的话很容易被理解为裕王指使杨继盛借攻击严嵩之名逼宫犯上若被严党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高拱之所以跑来找徐阶原因在于他认为杨继盛是徐阶的学生上书必定是徐阶指使准备借此和严党决战。

    而徐阶敢于摊牌必然有着全盘计划但无论你徐兄有何打算也得给兄弟划个道出来让我早有准备免得无故遭殃。

    然而徐阶诚恳地告诉他自己并不知道这件事也没有后着。

    这下子高拱傻眼了一直以来裕王和严党的关系并不好而皇帝宁可信任他身边的道士也不愿相信自己的儿子以严世蕃的智商绝不会放过这个一网打尽的机会。

    看着团团乱转的高拱徐阶也是焦急万分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算是某种程度上的盟友裕王如果倒了对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千钧一面对几近绝望的高拱徐阶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最后的办法:

    事已至此只能去找那个人了听天由命吧。

    徐阶和高拱到底是政治老手此时的严世蕃确实正打着裕王的主意准备一箭双雕借刀杀人。在他的指点下严嵩把祸水引向了二王。

    这个话题彻底触痛了嘉靖的神经他立刻派人前去诏狱质问杨继盛此时已经下狱:与二王有何种关系为何要引出二王

    杨继盛虽然耿直却并不笨他意识到了问题中隐含的巨大风险大声答道:

    除了二王朝中还有人不怕严嵩吗

    听到答案的嘉靖这才松了口气但危机还远未结束因为严世蕃先生从来就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也从未期盼杨继盛会头脑热主动配合。事实上他的计划才刚刚开始。严世蕃深知,虽然朝中严党势力庞大,但要想除掉杨继盛拉裕王下水必须借助另一个人的力量而对于那个人他是有把握的。

    算盘打得确实不错可惜他的对手是徐阶。

    据说在象棋中能看到后两步的就是高手看到后三手以上的就是大师水平而在政治这种特殊的游戏中徐阶是当之无愧的特级大师。他不但算出了严世蕃的企图还算准了他的预定目标。

    于是在严世蕃动手之前他抢先一步找到了那个关键的人6炳。

    杨继盛和裕王的命运就握在6炳的手中。因为这位仁兄不但是特务头子还是诏狱的监狱长在监狱里做点手脚搞份假口供然后派出个把锦衣卫深更半夜栽赃一下裕王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6炳是严党的同盟无论如何他没有拒绝严世蕃的理由然而徐阶依然登门拜访了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

    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6炳还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已没有别的方法。

    面对6炳这样的老江湖讲客套或是谈交情无异于是自取其辱徐阶开门见山:

    此事不宜牵涉过广望三思而行。

    6炳看着徐阶沉默不语。

    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他不愿表态也不能表态。

    反正已经说了徐阶又提出了另一个要求:

    那个人还望老兄多加保全。

    听到这句话6炳终于开口了:

    此人之事上通天子非我所能为。

    意思是这件事情已经通天我是罩不住的。

    这是句实话徐阶也只能叹气了:

    唯望老兄多加留意。

    6炳点了点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徐阶走了严世蕃来了。

    当然他的来意和徐阶完全相反把杨继盛整死顺带梢上裕王。

    6炳热情地接待了他还不断点头表示同意。

    严世蕃满意地走了然而事情的展并非如他所料。

    此后严嵩父子天天在家里等待着好消息的到来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6炳那边却毫无动静。

    严世蕃没有再去找过6炳作为官场老手他很清楚对方的这种态度所代表的意义拒绝。866

    沈链离去时的背影是6炳永远无法忘怀的所以在关键的时刻他作出了这个关键的抉择。

    他虽然没有挺身而出的勇气却依然坚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