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明朝的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肯离开京城又开始耍赖。

    这次朱棣没有耐心陪朱高煦玩下去了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朱高煦:你既然已经被封就赶紧去上任怎么能总是赖在京城不走既受藩封岂

    可常居京邸

    朱棣不断的打击太子无非是想告诉太子不要急于夺权但他的这一行动却给了朱高煦错误的信号他误以为皇位非自己莫属越专横跋扈

    最终触怒了朱棣。

    捧得起你自然也踩得扁你

    太子党的精英们抓住了这个机会出了致命的一击而完成这一击的人正是杨士奇。

    由于平日表现良好且自我改造态度积极杨士奇和蹇义连监狱的门都没进就被放了出来再次被委以重任。但千万不要由此推出朱棣慈悲

    为怀的结论要知道他们的难兄难弟杨溥还在监狱里看书呢而且一看就是十年。

    由此可见特赦也是有级别限制的

    逃离牢狱之灾的杨士奇自然不会洗心革面与朱高煦和平相处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对时局的揣摩后他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动了攻击。

    说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与前两次一样他的这次攻击也是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完成的。

    此次对话除了朱棣和杨士奇外蹇义也在场不过他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

    朱棣问:我最近听到很多汉王朱高煦封号行为不法的传闻你们知道这些事情吗

    这话是对杨士奇和蹇义两个人问的但两人的反应却大不相同。

    蹇义虽然忠于太子却也被整怕了他深恐这又是一个陷阱要是实话实说只怕又要遭殃便推说自己不知道。

    朱棣失望地转向了另一个人杨士奇他注视着杨士奇等着他的答复。

    杨士奇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和阴谋自己身边的同伴不是被杀掉就是被朱高煦整垮为了自己的信念他忍耐了很久他曾经有很多机会向朱棣揭

    朱高煦的不轨行为但作为一个政治老手他十分清楚权力斗争就如同剑客比武一击必杀才是制胜的王道因为一旦宝剑出鞘就没有收

    回的余地。

    367

    朱棣已经丧失了对朱高煦的信任他已经渐渐看清自己这个儿子的真面目这是最好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拔剑出鞘

    杨士奇从容答道:我和蹇义一直在东宫服侍太子人家就把我们看成太子的人还装难道你不是吗有什么话也会不跟我们讲所以我

    们不知道。

    奇怪了这句回答不是和蹇义一样啥也没说吗

    要知道自古以来最狠的整人方法就是先夸你再骂你杨士奇熟练地运用了这一技巧。所以别急下面还有个但是呢。

    但是汉王两次被封都不肯到地方就藩现在陛下要迁都了在这个时候他要求留在南京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他的用意。惟陛下

    熟察其意

    细细品来杨士奇此言实在厉害看似平淡无奇却处处透着杀机要把朱高煦往死里整杨士奇之权谋老到实在让人胆寒。

    杨士奇终于亮出了他的宝剑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人使出了那一剑。

    一剑封喉

    朱棣被杨士奇的话震惊了朱高煦三番两次不肯走如今要迁都了他却执意留在南京他到底想干什么

    不能再拖了让他马上就滚

    永乐十五年1417三月不顾朱高煦的反复哀求朱棣强行将他封到了乐安州今山东广饶朱高煦十分不满但也没有办法他已经意

    识到自己此生注定不可能用合法手段登上皇位了

    朱棣确实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如果我们翻开地图察看的话就会现他似乎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将来不会老实于是在封地时便

    已做好了打算。乐安州离北京很近离南京却很远将朱高煦调离他的老巢安置在天子眼皮底下将来就算要打朝夕至很快就能解决

    不能不说是一招好棋。

    至少在这一点上朱棣要比他的父亲高明。

    至此储君之争暂时告一段落太子党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稳住了太子的宝座也为后来仁宣盛世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朱高煦多年的图谋策划最终付之东流至少朱棣绝对不会再考虑立他为太子了但这位仁兄自然也是不会死心的他把自己的阴谋

    活动完全转入地下并勾结他的同党准备东山再起。

    不过这一次他不打算继续搞和平演变了因为在他面前只剩下了一条路武装夺权。

    368

    虽然方针已经拟定但朱高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老爹打仗有多厉害他比谁都清楚只要他还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就绝对不会在自

    己老爹头上动土。

    朱高煦决定等待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

    告别

    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

    以上就是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绩史。在执政的前十几年中他不停地忙活不停地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也获得了许多成就正是这些成就为

    他赢得了一代英主的名誉。

    他做了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但他并未感到丝毫疲惫因为在朱棣的心目中权力就是他工作的动力手握权力的他就如同服用

    了兴奋剂一样权力对他而言已经变成了一种毒品一分一秒也离不开任何人也无法夺走。

    像他这样的人似乎是没有也不可能有朋友的。

    但朱棣还是有朋友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一个。

    永乐十六年1418三月北京庆寿寺

    朱棣带着急促的脚步走进了寺里他不是来拜佛的他到这里的目的是要向一个人告别向一个朋友告别。

    八十四岁的姚广孝已经无力起身迎接他的朋友长年的军旅生涯和极其繁重的参谋工作耗干了他的所有精力当年那个年过花甲却仍满怀抱负

    的阴谋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躺在床上的无力老者。

    此时的姚广孝感慨良多洪武十八年1385的那次相遇不但改变了朱棣的一生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自此之后他为这位野心家效力奇

    计百出立下汗马功劳同吃同住同劳动造反应该也算是一种劳动的生活培养了他和朱棣深厚的感情朱棣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他的朋友。

    这并不奇怪野心家的朋友一般都是阴谋家。

    在朱棣取得皇位后姚广孝也一下子从穷和尚变成了富方丈他可以向朱棣要房子车子马车美女金银财宝而朱棣一定会满足他的

    要求。因为作为打下这座江山的第一功臣他完全有这个资格。

    可他什么也不要

    金银赏赐退了回去宫女退了回去房屋宅第退了回去他没有留头还是光着脑袋去上朝回家后换上僧人服装住在寺庙里接着做他

    的和尚。

    369

    他造反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抱负实现了也就心满意足了。此外他还十分清楚自己的那位朋友朱棣根本不是什么善类他

    是绝对不会容忍一个知道他太多秘密比他还聪明的人一直守在身边的。

    所以他隐藏了自己只求平静地生活下去。

    综观他的一生实在没有多少喜剧色彩中青年时代不得志到了6o岁才开始自己的事业干的还是造反这个整日担惊受怕没有劳动保险的

    特种行业。等到造反成功也不能太过招摇只能继续在寺庙里吃素而且他也没有类似抽烟喝酒逛窑子的业余爱好可以说他的生活实在很

    无趣

    他谋划推翻了一个政权又参与重建了一个政权却并没有得到什么而在某些人看来他除了挣下一个助纣为孽的阴谋家名声外这辈子算

    是白活了。

    他的悲剧还不仅于此他之前的行为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也算不上是个坏人他还曾经劝阻过朱棣不要大开杀戒虽然并没有成功却也能

    看出此人并非残忍好杀之辈。

    但这并不能减轻他的恶名因为他毕竟是煽动造反的不义之徒旁人怎么看倒也无所谓最让他痛苦的是连他唯一的亲人和身边的密友也对

    他嗤之以鼻。

    永乐二年14o4八月姚广孝回到了家乡长州此时他已经是朝廷的重臣并被封为太子少师与之前落魄之时大不相同可以说是衣锦还

    乡但出乎他意料的事情生了。

    父母已经去世他最亲的亲人就是他的姐姐他兴冲冲地赶去姐姐家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分享自己的荣耀但他的姐姐却对他闭而不见姊

    不纳无奈之下他只好去见青年时候的好友王宾可是王宾也不愿意见他宾亦不见只是让人带了两句话给他这两句话言简意赅

    深刻表达了王宾对他的情感:

    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姚广孝终于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原先虽然穷困但毕竟还有亲人和朋友现在大权在握官袍加身身边的人却纷纷离他而去。

    耳闻目睹都带给姚广孝极大的刺激从此他除了白天上朝干活外其余的时间都躲在寺庙里过类似苦行僧的生活似乎是要反省自己以前的

    行为。

    这种生活磨练着他的身体却也给他带来了长寿这位只比朱元璋小七岁的和尚居然一口气活到了八十四岁他要是再争口气估计连朱棣都

    活不过他有望打破张定边的纪录。

    37o

    但这一切只是假设现在已经奄奄一息的他正躺在床上看着自己这位叫朱棣的朋友

    心情复杂的朱棣也注视着姚广孝像他这样靠造反起家的人最为惧怕的就是造反。所以他抓紧了手中的权力怀疑任何一个靠近他的人而眼

    前的这个人是唯一例外的。这个神秘的和尚帮助他夺取了皇位却又分毫不取为人低调他了解自己的脾气性格和所有的一举一动权谋

    水平甚至过了自己却从不显露很有分寸。这真是个聪明人啊

    只有这样的聪明人才能做朱棣的朋友。

    在双方的这最后一次会面中他们谈了很多让人奇怪的是他们谈的都是一些国家大事姚广孝丝毫未提及自己的私事这似乎也很正常

    大家相处几十年彼此之间十分了解也就没有什么私事可说了的吧。

    朱棣很清楚姚广孝已经不行了这是一个做事目的性很强的人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找自己聊国家大事他一定会提出某个

    要求。

    朱棣和姚广孝如同老朋友一般地继续着交谈但在他们的心底都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话终于说完了两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姚广孝终于开口了他提出了人生中最后一个要求:

    请陛下释放溥洽吧。

    朱棣默然

    不出所料他果然提出了这个要求

    堪称当世第一谋士的姚广孝临死前提出的竟然是这样的一个要求这个溥洽到底是什么人呢能够让姚广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如此挂念他

    的安危

    其实溥洽的个人安危并不是那么重要只是因为这个人的身上隐藏着一个秘密隐藏着朱棣追寻十余年而不得的一个答案。

    这个秘密就是建文帝的下落。

    十六年前一场大火焚毁了皇宫同时也隐灭了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迹等到朱棣带领大群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的时候留给他的只是一堆废墟和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尴尬局面。

    从此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他的心头大患为了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朱棣想尽各种办法四处找人只要有任何蛛丝马迹他就会抓住不放。

    也就在此时有人向他告密还有一个人知道建文帝的下落这个人就是溥洽。

    溥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据说当时正是他安排朱允炆出逃的虽是传闻但此人与朱允炆关系密切他确实很有可能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听说后大喜便将溥洽关进了监狱至于他是否拷打过溥洽溥洽如何回应史无记载我们自然也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并

    没有从溥洽的口中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直到二十年后他临死前方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