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带着仓库打造最强游击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钧准备分出两个班护送林策他们回游击队的营地,这批红军伤员其实都是轻伤员,重伤员和行动不便的红军战士已经被白匪军枪杀了。

    这些天来,林策见惯了让他痛心的事,总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大海时漂泊的小船,随时会沉没;时不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没人关心疼爱。

    林策他们得知刘钧他们还要继续执行营救任务时,个个流下眼泪。

    “刘同志,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说?”林策从与刘钧和其他战士的聊天中,证实了这伙“白匪军”实际就是红军游击队装扮的,而且准备去营救那500多红军战士,他从内心十分感激刘钧他们,怀有感恩之心,但总想为刘钧他们做些什么!

    “林连长,有话不妨说一说。”

    “刘同志,你们这支队伍装备强悍,战士精气神十足,但只要仔细观察,你们不太像白匪军,如果加上我们这60多个战士一起走的话,……”

    “太好了,林连长,你们在前面走只是一个幌子,可以为我们起到掩护的作用。”

    刘钧突然想到关键点,如果单单就他们这支队伍的话,就太引人注目了,如果加上“押送”这支60个穿着破烂军服的红军伤员的话,这在当时就太正常不过了。

    刘钧不由地多看了林策两眼,这小子头脑灵活,可堪大用!

    没多久,这支队伍又出发了,只不过原来是80人,现在是140多号人了。

    一路上,林策在与刘钧带来的战士聊天时,听到战士们讲述刘钧的事迹,讲到营地的建设,不由对刘钧涌现一股敬佩之情。

    刘钧对这次的营救任务考虑了许久,因为这次作战行动没有太多的情报准备和事先训练,可以说是一次冒险的远程营救。

    实际上刘钧还是有信心的,他赌的是这个时期白匪军的战斗力不咋的,而且狂妄自大,骄兵必败!

    话又说回来,十一师五团一营长王宁福,40岁,安徽人。这次押送红军俘虏的差事落在他的头上,他很不高兴,因为吃力不讨好,这帮“红脑壳”身上的油水早就被榨干了,步行100多公里,这是人干的活吗?“剿共”多爽呀,有吃有捞,两手都是油!唉,命不好呀!

    没办法,好说歹说,团座才同意以运送物资弹药的理由调5辆大卡车随行,起码营长大人不用步行了。

    580个红军俘虏加上400多个白匪军,千人的队伍也是浩浩荡荡,出发了。

    这次押送红军俘虏到赣州一事是南昌行营一手安排布置的,因为国民党军和地方势力在原中央苏区滥杀群众的种种罪行,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国际也有一些国家提出抗议。。

    这次押送红军俘虏到赣州一事就是配合这个指导思想的,说明国民政府不是滥杀无辜的。同时,妥善处理红军俘虏,也成了国民党改变形象,争取民心的重要一环,他们已组织媒体、记者在赣州等待,准备做一番文章;

    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这500多红军俘虏都是16至18岁的,在他们看来,这批小红军思想单纯,通过在赣州、九江感化院的工作,说不定能够转化过来,一箭双雕。

    可惜王营长并不知道里面的用意,心里不乐意,但命令还是要执行。

    出发前,团长给他调来一个装备有3挺重机枪5挺轻机枪的加强连,说是以防万一,归他使用。加上王营长的部队装备的2挺重机枪和10挺轻机枪,火力强大。

    不过,团长特别强调,这次押送不能虐待红军俘虏,保证将他们安全地送到赣州。

    这个时期的公路说白的就是简单的路,路面要么是碎石,要么是烂泥。这些红军俘虏全部用绳子绑着,步行速度自然不会快;押送的士兵也是负重,走在烂泥路上,也是怨声载道。

    王营长及营副、连长们倒好,坐在大卡车上,起码不用费脚力,但也被车颠得要吐,一天也只能走二十公里。

    这样走了三天,押送队伍到了一个叫桐子坳的小镇,王营长看到大家疲惫得不得了,决定在这过夜。

    这个小镇有一个很大的祠堂,可以安置几百号人,只有一个大门进出,所以王营长决定将红军俘虏全部关押在里面,押送的士兵围着祠堂扎帐篷,晚上四周点上篝火,士兵们轮流值班。

    押送队伍出发后,刘钧派出的侦察兵装扮成樵夫就一直跟随队伍,刘钧给他们装备了一台15瓦的小型军用电台,随时报告敌情。

    押送队伍为一长龙,打前头安排了2辆军车,上面架着一挺轻机枪,每辆车还有15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全部装备冲锋枪,车箱还放在一挺重机枪;中间是红军俘虏,另外3辆军车跟在队伍后面,上面坐着带队的军官,车箱里装载着重武器及弹药,粮草,帐篷等。

    第二天傍晚,林策及其他几个战士均打扮成红军俘虏,携带手枪神不知鬼不觉分别混进红军俘虏的队伍里。因为这批红军俘虏大多是红五军团的士兵,林策甚至见到几个他的兵,战友相见,哭成一团。当林策把营救计划告诉他们,请他们配合时,大家兴奋不已。

    宿营的地方是一个小镇,因为靠近赣州,平时比较繁华,押送队伍选这个地方宿营,一是现在的国军势头正猛,主力红军已转移到云贵川了,剩下的游击队不成气候,不会对他们产生威胁。不过,如果他们正视前段时间损失的一个精锐师,各地游击队纷纷起事的话就不会那么乐观了;二是桐子坳这个小镇,镇上的风月馆、烟馆已经恢复了,可以让弟兄们乐呵乐呵。

    王营长安排好宿营警戒的事后,就被几个连长邀请去当地有名的风月楼“考察”,喝“花酒”, 赏“花市”,玩“花样”,虽然疲惫不堪,但都尽兴而归。

    晚上九点,路边的小树林,刘钧在听小程他们侦察的报告。

    “今天晚上,5挺重机枪没有卸下车,每辆卡车各放一挺,每辆车上有两名士兵押车;祠堂门口有两个班24人值守,三个小时轮换一次;两支12人的巡逻队沿着祠堂周边巡查,来回走动;营长、连长们都在旁边一地主家过夜,其余士兵都安排在操场的帐篷里。”

    刘钧根据情报进行分析:这次敌人人数较多,要不发一枪解决战斗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缩短被发现的时间。敌军营长连长都住在地主家里,正好一锅端;

    重机枪要第一时间掌握在我们手里;

    敌军的巡逻队走来晃去,围着祠堂走一圈要20分钟,要先收拾;剩下在操场上的敌军好办,在10多挺轻重机枪和几十支冲锋枪步枪面前,敌军没有胜算的机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