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做强做久做自己:当代中外著名企业家的商道真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96年,瑞士莱茵河畔两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司握手,诞生了当时世界第一大生命科学公司和第二大医药保健公司——诺华公司。这两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公司分别是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两家公司合并后,原任山德士公司首席执行官的魏思乐博士出任诺华公司首席执行官。

    迄今为止,诞生10年的诺华公司是全球制药和保健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的跨国集团,核心业务涵盖专利药、保健品、非专利药等领域。公司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员工9万多人。006年在世界500强中,诺华位列第177名,是瑞士第一大企业。

    诺华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魏思乐博士,195年出生,瑞士籍。他在6岁时弃医从商,成为山德士(美国)公司的一名销售代表。魏思乐博士出任诺华公司首席执行官后,对新公司的文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这家一度暮气沉沉的瑞士公司变成了一家奋发进取的创新企业。他曾经被媒体誉为唤醒沉睡医药业的巨人。1999年,魏思乐博士被任命为诺华公司董事长;004年当选国际制药联合会主席,同年被《金融时报》评为“过去5年最具影响力的欧洲商界领袖”的第一名。005年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004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魏思乐博士的商道真经

    我们致力于不断研究、开发和推广创新产品,帮助人类治愈疾病,减轻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并通过这些有益于环境和社会的产品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增长,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鱼和熊掌兼得”,占领世界医药市场

    ——记诺华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魏思乐的经营战略

    魏思乐博士是一个有远大抱负、追求完美的企业家。他在10年前走上创业之路,锐意改革,大胆决策,一路风雨一路收获,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经营业绩。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即使是诺华这样世界上较大的跨国集团,资产重组后再次创业,也同样是克服了重重困难。

    1996年,汽巴—嘉基公司和山德士公司刚刚合并为诺华公司时,因后继产品缺乏,市场营销力量薄弱,在美国市场的增长率低于公司总体增长率,而美国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医药市场。这个市场上的失利导致公司效益大幅下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魏思乐博士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他首先剥离了与医药保健业务不相适应的化工业务,随后又出售了占业务总额很大比例的农业业务,使诺华更加专注于医药和保健品的研发与生产。在1996~000年的4年中,将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提高了整整46%;投资额差不多相当于收入的17.5%。他之所以对科研做这样的巨额投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取得医药市场的“熊掌”——专利药,并以此开拓美国市场。

    “专利药”启动美国市场

    一分投入一分收获。诺华公司数亿美元的研发投资取得了可喜的回报,相继问世的专利产品“格列卫”和“代文”为诺华公司带来了巨额收益。诺华公司在世界医药界形象的根本改变,得益于“格列卫”的研发成功和及时上市。

    “格列卫”是诺华公司针对不可治愈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而研制的新药品。001年5月对外发布了研发成功的消息。最先参加临床试验的1个病人在服用这种药丸后,身体状况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一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已经病得不能自己去洗手间,有的病人甚至立下了遗嘱。然而,经过服用“格列卫”进行治疗后,身体得到恢复,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时代周刊》还以格列卫胶囊的图片做封面,赞誉其为“神奇的抗癌子弹”。在当时,尽管舆论评价很高,患者十分欢迎这种新药,但是诺华公司的科学家们却没有沉迷于成功之中,他们对“格列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半年后发现,它可用于治疗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肿瘤。这一喜讯再次引起医药界的轰动。

    “格列卫”的研发成功为成千上万的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挽救他们于死亡的边缘。诺华公司于00年月7日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了这一好消息,在这次会议中,诺华公司还做出决策,把扩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作为公司今后十分重要的战略目标。

    美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也是利润最高的医药市场。与欧洲不同,美国的医疗费用不承受来自政府和医疗保险方面的压力,在美国市场的成功意味着全球的光明未来。早在000年,魏思乐博士就为公司一系列专利药在美国全面上市着手人才准备,他很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解雇没有为公司带来销售增长的专利药品部总裁,取而代之的是曾任德国百事可乐分公司总经理的拳击手托马斯·艾博林,这位新总裁在魏思乐博士的带领下培养了一支适合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市场开发队伍。他们成功地实施了诺华公司在美国的发展战略,也正是这支十分优秀的团队,开辟了诺华公司的新历程。

    以“格列卫”为龙头的大举进攻年后取得了成功,诺华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约占其总销售额的50%~60%。现在,诺华公司正努力巩固、加强其在美国的地位,还将进一步提高在美国的销售额。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诺华公司在美国鲜为人知,甚至每天开处方的医生也不是很熟悉诺华这个名字。魏思乐博士认为仅有好的产品还不够,重要的是如何让产品深入人心,因此,为激励医药代表推广诺华的前10大产品,一年内他本人在美国拜访医生达5500多人次,最终实现了使10个最成功的产品销售额占诺华公司总销售额的56%这一理想目标。

    诺华公司的“格列卫”研制成功不久,抗高血压药物“代文”的销售额也增长了58%,达19亿瑞士法郎。在美国,“代文”现已取代了默克公司“科素亚”的地位,成为抗高血压药物的领导品牌。此前默克公司的“科素亚”一直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魏思乐博士在电视会议上十分高兴地对90位诺华高层管理人员说:“‘代文’的成功说明,如果我们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按照一个精心制定的计划来认真实施,那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魏思乐博士专注于创新和为病人提供新药的策略,诺华公司全体员工在这一策略的部属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和敬业精神,再创新纪录,取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增长。在创新和快速增长的抗肿瘤和心血管业务的引领下,专利药品部销售额和运营收入分别取得了15%和19%的强劲增长,在世界专利药品市场的份额从4.4%增加到4.5%。

    魏思乐博士在00年将医药研发总部从瑞士的巴塞尔迁至美国的波士顿。他与美国同事一起工作感到十分轻松愉快。在这儿,没人像他在瑞士巴塞尔总部那样称他为“魏思乐博士”,大家都亲切地叫他丹尼尔。他很早就认识这里的很多同事,因为他在1988~199年期间一直在美国任“善宁”产品经理。魏思乐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一个记者采访时说:“如果说文化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表现,我可能介于瑞士与美国文化之间。我不喜欢瑞士人的中庸,当你比别人强时,就会有树大招风的感觉,他们嫉妒心强,总是喜欢批评而不是乐观地看问题。美国的文化则不同,成功人士是令人羡慕的。”在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诺华公司在美国市场取得的成功,是魏思乐博士思想意识中所具有的瑞士人的严谨与美国人的开放式思维相结合所取得的成功。

    魏思乐博士明白,如果没有像“格列卫”这样的重磅新产品,诺华不能在医药市场上赢得尊敬,更不可能成为行业领袖。00年,诺华公司又耗资40亿美元创建了位于美国麻省剑桥的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魏思乐博士希望将其建设成为心血管、癌症、抗病毒、糖尿病药品研究的先锋。当时,他希望有一个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来管理这个研究所,哈佛医学院著名遗传学家、心脏病专家马克·费舍曼教授的身影浮现在他的脑际。但是费舍曼教授一开始拒绝了他的邀请,说自己对当前的工作很满意,但魏思乐博士坚持不懈,经过6个月在欧美两个大陆间不停地游说,最终费舍曼教授同意加盟诺华公司,00年月来到这个研究所。004年4月,诺华公司接管紧临麻省理工学院的5.6万平方米的实验室。这个研究所有1000名科学家在此工作,与现在巴塞尔工作的1500名科研人员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004年7月5日,诺华热带病研究所在新加坡生物科技园正式揭幕。这个研究所专注于被忽视的疾病的研究,所采用的是先进的生物学方法,最初阶段,主要针对登革热和耐药性肺结核病,计划008年以前开发出至少两个处于临床阶段的新药,01年以前开发出两个可供病人使用的新药。

    事实上,在最近几年中,诺华公司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新药数量多达11种,超过所有竞争对手,并有望在竞争中继续领先。到007年,诺华公司将有7种药物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包括治疗乳腺癌和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新药,诺华公司的后续产品储备实力雄厚。

    魏思乐博士不断加大的科研投资将使诺华公司拥有更加前卫的专利药。但是他的经营战略中既有“学术专攻”,又有“广种薄收”。“格列卫”这种抗癌新药曾使诺华公司名声大振,近年来魏思乐博士对非专利药品企业的并购又让世界医药行业一片哗然,更有管理界人士把他的并购之举称之为“鱼与熊掌兼得”的英明决策。

    “非专利药”覆盖低端市场

    大多数全球制药巨头仅对专利药情有独钟,对非专利药品市场不屑一顾,因为非专利药的利润与专利药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魏思乐博士认真分析世界医药领域的前景后,预计物美价廉的非专利药前景看好,于是很快便以资本的实力驱动了并购非专利药品企业的隆隆战车,取得了“鱼与熊掌兼得”的市场地位。

    005年月,诺华出资8亿美元,完成了对德国第二大非专利药公司赫素和美国EonLabs公司的战略收购,进而将其非专利药业务部门山德士公司打造成为世界非专利药领域最大的公司。

    这两项交易的不同寻常之处,就在于诺华公司摇身一变,实现了非专利药生产的跨越式发展。这使魏思乐博士的战略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一家销售非专利药的全球企业。

    据伦敦一家医药行业顾问公司的统计,00~007年,包括葛兰素史克和阿斯利康在内的一些制药公司,将因为专利保护到期而失去销售总额约为80亿美元的药物专利权,非专利药生产的规模将迅速扩大。在全球十大制药公司中,诺华是唯一拥有大型非专利药业务的公司。魏思乐博士信心十足地说:“公司非专利药业务的渗透不仅仅局限于美国,还会在欧洲扩展。”有分析家指出,由于医疗提供者寻求控制成本,一些最畅销药物的专利期已过,而且,近来发生的多起新药的安全问题让人们对这些大力营销的产品提出了质疑,非专利药的需求将比专利药增长得更快。

    魏思乐博士估计,到010年,全球非专利药市场有望增长到1000亿美元,诺华公司收购赫素等两家非专利药企业就是为了抢占这一市场。他希望诺华公司在这其中占有10%的市场份额。赫素公司004年的销售总额为17亿美元,它将为诺华增加10个新药品。新收购的这两家公司与诺华旗下的山德士公司一起,年销售额将超过50亿美元。

    006年4月,魏思乐博士又爆出惊人之举:诺华公司完成了对美国最大的疫苗企业凯龙公司的并购。“这项并购完成后,诺华将在疫苗市场和高速发展的诊断业务领域取得有吸引力的战略发展平台,同时,凯龙将为诺华带来新的产品组合,特别是在肿瘤治疗领域。”魏思乐博士说,“以创新性药物为核心,加上非专利药、非处方药和以疫苗为主的预防用药,诺华公司将提供全方位的药物治疗手段,为全世界的患者和医生提供帮助。”

    对于魏思乐博士大胆的并购之举,美国一位著名金融分析师称赞说:“诺华拥有专利品牌药,同时也拥有非专利药和疫苗业务,这种‘三步走战略’变得越来越有前途了。”

    战略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魏思乐博士从诺华公司诞生开始,10年内实施了剥离、发展、并购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使这家沉沉欲睡的医药企业成为世界瞩目的巨人,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非凡的贡献。魏思乐博士在决策上的前瞻性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是他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是个超级乐观的人。但是,我更愿意称自己是个务实派的乐观主义者,因为我总是将务实主义和乐观主义双管齐下。所以我不喜欢失望,也不喜欢让别人失望。

    ——魏思乐

    财富攻略:

    相约健康,追寻癌症研究的“圣杯”

    改写世界医药史的抗癌药“格列卫”,其研究工作开始于198年,当时被叫做STI—571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是莱历克斯·迈特博士,他因学识渊博、性格顽强而被同事们称作“推土机”。在这个项目历时十几年的研究中,正是这个性格帮助他克服了重重阻力,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迈特博士早年是一位医生,他发现在医院里各个科室都能治病救人,只有肿瘤科的医生面对病人经常束手无策,他感到自己有责任投身于癌症的治疗,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1980年,迈特博士在法国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希望能在用干扰素治疗癌症方面有新的突破,给广大的癌症患者带来福音,为他们解除病痛。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发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