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做强做久做自己:当代中外著名企业家的商道真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也许你的身体足够健康,不经常打针服药,即使这样你也肯定知道风靡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解热镇痛药——阿斯匹林;但是,尽管你了解阿斯匹林,也很可能不知道这种药物来自何方。那可以告诉你,它们来自德国拜耳公司。德国拜耳公司为全人类的健康恪尽职守、精诚服务。

    拜耳公司于186创立,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医药保健、作物科学、材料科技行业巨头,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如今,公司在六大洲的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00家分支机构及9000名员工,产品种类超过1万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之一。

    拜耳公司董事长沃纳·温宁,1946年10月生于德国的勒沃库森,0岁时进入拜耳公司,经常被称为老“拜尔人”。1997年,他加入拜耳公司董事会,00年担任拜耳公司董事长。

    00年月11月,沃纳·温宁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沃纳·温宁一行。在他访华期间,拜耳在上海召开了全球董事会,表明了拜耳开发中国市场的决心。

    沃纳·温宁的商道真经

    所有想法都蕴涵价值,创新是开启未来的钥匙。我们决不允许任何好点子由于无人负责或是不适合公司目前的发展策略而从我们手中溜走。

    哪里有高增长,就向哪里投资

    ———记拜耳公司董事长沃纳·温宁的中国策略

    德国拜耳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医药保健、作物科学、材料科技行业巨头,世界500强之一的多元化国际性企业。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制造业瞩目的焦点,因此也是令人向往的、最有希望的投资市场。近年来拜耳公司资本罗盘的指针开始向中国倾斜,而使拜耳做出这种投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拜耳在大中华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005年,拜耳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上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1.6亿欧元,006年上半年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中国已经成为拜耳公司在亚洲的第二大市场。

    006年9月,沃纳·温宁参加上海拜耳材料科技工厂揭幕仪式,在庆祝会上他说:“位于上海的拜耳一体化生产基地将发展成为我们在整个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或者说,整个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将成为拜耳集团未来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而且其重要性将与日俱增,并将更具活力。这一新落成的拜耳材料科技工厂将使拜耳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近几年来,拜耳中华区的销售额实现了较高的增长率。去年,拜耳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的增长更加快速,这显示了拜耳正参与到中国的动态经济增长之中。在与媒体谈到拜耳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计划时,沃纳·温宁曾表示,在上海漕泾建立一体化生产基地,不仅是拜耳公司实现在亚太区的扩展计划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明确显示了拜耳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拜耳将公司在该地区的业务分为五个区域。它们分别是大中华区、东南亚、日本与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日本继续作为拜耳在该地区的最大基地,但包括迅速发展的中国在内的大中华区,在拜耳集团亚洲销售额中已经占到4%的比例。目前,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随着汽车、建筑、电子产品等重要工业的飞速发展,对聚合物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拜耳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是放眼长远,希望能够在这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聚合物产品是发展所需的重要材料,因此建立本地化的生产线能够帮助拜耳更好地服务本地客户。

    拜耳一体化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园区。001年,拜耳在一体化基地内开工兴建了世界级的生产设施,总共18亿欧元的资金也将投入当地,用于生产聚合物原料。该项目是迄今为止德国在我国最大的投资项目。近几年,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内的设施已经成功启用。00年4月,生产PIC(聚异氰酸酯)的工厂建成投产,该项目为涂料业提供基础改性异氰酸酯产品,由拜耳涂料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运营。005年6月,拜耳聚合物上海有限公司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设备投入使用。该公司是001年9月成立的合资企业。

    拜耳(上海)聚氨酯有限公司于00年1月成立,负责实施世界级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006年9月“拜耳中国周”期间,拜耳热烈庆祝年产量0万吨的拜耳聚碳酸酯工厂、制备单体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首批聚氨酯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涂料设备的扩建项目等里程碑式项目的落成。

    这一系列项目的建成和投产,标志着拜耳材料科技的全部主要业务都在上海化学工业园建立起了世界级的生产项目。

    前不久,拜耳还与中科院举办了第三届中科院-拜耳启动基金奖及青年科学家奖颁奖仪式,对中国杰出年轻科学家的奖励是中科院和拜耳之间合作协议的一个核心要素。与中国一流研究院之间的合作将会进一步推动中科院系统与拜耳公司之间的科学交流,并取得中国与拜耳公司之间的互惠互利。

    拜耳公司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础、以发展为导向的国际公司,其核心竞争力集中于医药保健、营养和创新材料。拜耳与中国的联系可以追溯到188年,当时拜耳首次在中国市场销售染料。如今,拜耳在华的商务收益持续增长,中国业已成为拜耳全球性投资的主要重心之一。

    拜耳的使命是“用创新科技使生活充满活力”,在中国他们将其体现为“拜耳的方案应中国之需”。这一理念意味着必须了解当地的业务需求。拜耳已开始与中国的合作方一起应对节能与环保方面的挑战,保证拜耳公司和中国一起长。现在,拜耳集团在大中华区拥有19家企业,4900名员工。005年,拜耳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1.6亿欧元。拜耳本地化的产品日渐构成其所有销售产品的重要部分。在中国,拜耳集团还致力于通过创新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在拜耳的传统中,真正重要的是成功。没人会因为我们是一家有140年历史的公司而给我们一分钱。

    ——沃纳·温宁

    财富攻略

    沃纳·温宁的几记资本快拳

    拜耳公司董事长沃纳·温宁是德国拜耳04勒沃库森足球队的忠实球迷。已有百年历史的勒沃库森俱乐部算不上豪门,它只在1988年夺得过欧洲联盟杯。不过,这一切并不妨碍温宁对它的忠诚——这是他家乡的足球队。鲜为人知的是,这支球队正是拜耳公司的球队。

    作为拜耳公司的掌门人,温宁不仅忠诚于勒沃库森队,更忠诚于总部位于勒沃库森的拜耳公司。

    与勒沃库森球队教练一样,当拜耳的掌门人并不轻松。温宁上任后重拳出击的目标就是把拜耳由一头反应迟钝的恐龙塑造成行动敏捷、反应迅速的猛狮。

    第一拳:削去140年老店的赘肉。

    沃纳·温宁与拜耳往届的CEO不同。他指出,拜耳对市场情况变化的反应太慢,必须加快行动。00年11月,他宣布将剥离其部分化学业务及部分聚合物业务,组成全新的朗盛公司,彻底脱离拜耳集团。新拜耳将由拜耳医药保健、拜耳作物科学和拜耳材料科技三个子集团组成。这是拜耳有史以来动作最大的重组,也是拜耳管理层战略思想上的又一次重大转折。温宁在处事方面的灵活性在这次重组中再次得到了充分体现。

    温宁说,拜耳和朗盛都会因此次分拆而受益。分拆后,年销售0亿欧元的拜耳能进一步集中力量搞好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核心业务,确保长远成功,而朗盛则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更快速的反应。

    新的组织架构实施后,拜耳的每个独立子公司都设有自己的管理委员会。这些管理委员会向以温宁为首的集团执行董事会负责。拜耳原先那种执行董事会插手所有事务的架构遭到摒弃。把具体业务的管理权下放给各个独立子公司的管理委员会后,由5名成员组成的集团执行董事会的职责主要是为整个集团制定战略、业绩目标、提名独立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等。

    温宁是个讲实际和实效的人。他常说,“在拜耳的传统中,真正重要的是成功。没人会因为我们是一家有140年历史的公司而给我们一分钱”。这一理念,正是他为什么会舍弃化工业务的主要原因。

    在这次的重组中,温宁有两个着眼点。一是增长潜力,即保留下来的业务要有增长潜力。二是优势,即拜耳在该业务领域拥有全球竞争优势。以制药业务为例,尽管拜耳存在众多困难,但它正在研发的肿瘤药却是未来制药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在材料科学业务领域,拜耳在诸如聚亚氨酯、聚碳酸酯等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剥离化工业务就是要缩小业务范围,集中公司资源,发展有增长潜力或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整体而言,保留下来的业务利润率相对更高一些。

    这次剥离得到了投资商的认可,就在拜耳宣布业务剥离计划的当天,在法兰克福上市的公司股票就飙升了7.6%。

    第二拳:向中国市场砸18亿欧元巨资。

    00年11月8日,沃纳·温宁访华期间,在上海召开了拜耳全球董事会,而此次会议的议程也许会永远改变这个跨国公司未来的命运。

    当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温宁一行。随后,温宁即爽快地对外宣称:“中国已成为拜耳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基石,拜耳已调整了投资计划,将大举投资中国。到010年,我们在中国投资的计划将达18亿欧元。”

    如果说拜耳对中国的乐观是基于对新兴市场的信心的话,那么,拜耳的分拆则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了公司的边缘收益和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使其大规模地集中投资成为可能。另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亚太地区对聚碳酸酯巨大的需求量和每年1%的增长速度。随着亚太地区的汽车、建筑、电子产品等重要工业的飞速发展,对聚合物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中国的需求量估计年增长率平均为18%。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日、德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工业产品消费国。而本地的生产企业已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这一巨大的市场正在吸引像拜耳这样的国际企业和国际投资的到来。

    00年11月底,拜耳在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园区建设的聚碳酸酯工厂开工,006年9月上海拜耳材料科技工厂投产,生产高科技塑料模克隆。模克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随着生产工艺以及材料本身的不断改进,它还被用做光学数据储存媒介、DVD光盘、灯具镜头、玻璃装配和屋顶设施等的材料,而其最新的成功应用领域是汽车车窗部件的生产制造,前景十分广阔。这家工厂计划,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最终达到年产0万吨的规模。在拜耳1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间百年老店不断通过兼并和收购成为行业内的领先者。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跨国集团都适宜大规模投资。如今,拜耳已经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强化了核心竞争力,那么,最终这个曾经书写过“阿斯匹林”传奇的老牌公司,还能够实现它的理想或者是野心吗?能在中国实现“一体化”的构想吗?

    针对此种疑虑,温宁指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