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热河那天是十二月初七,曹頫叔侄仍旧被安置在以前住过的那座公馆——如今是真正的‘公馆’了。户部司官出身,在湖北收税的房主出了事,家产查抄入官,这所大宅拨了给热河都统衙门,专攻招待过往官员之用。第二进上房与花园中的金粟斋等处,都住的有人,第一进还空着三间,外带一个厢房,曹雪芹住厢房,将正屋都让了给曹頫住。

    安置初定,热河都统凌阿代已经派车来接,请去赴洗尘宴。凌阿代原是副都统,乌思哈任吉林将军后,遣缺由凌阿代坐升,曹頫跟他很熟,曹雪芹确是初见,不过凌阿代很健谈,所以三巡酒后,初见也同旧交了。

    “世兄,”凌阿代说道:“我有句话,怕嫌冒昧。”

    “言重,言重。”曹雪芹急忙答说:“老世叔有话请吩咐。”

    “我是想打听打听,当初世兄跟乌二小姐那段亲事,大家看,都是美满姻缘,何以后来就不谈了呢?”

    此种内幕非常复杂,曹雪芹觉得很难回答,如果随便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似嫌不诚,因而职务者久久不能接话。曹頫看出他的为难,便代他答说:“家嫂跟乌夫人从小就是闺中姊妹,还特为这件事到热河来过一趟。婚事中变,是因为乌二小姐另有顾虑。”

    凌阿代深深点头“我也听说了,是因为乌太太的一个丫头,成了平郡王的侧福晋,府上跟平王府是至亲,乌二小姐嫁到府上,将来难免要跟平王的新宠见礼,她不愿委屈自己原来的身份,宁愿错过良缘。”他接着又说:“乌家对这件事不愿深谈,我们也不便打听,如今听四哥的话,是确有其事了?”

    “大致如此。”

    “那么,平王的那位侧福晋呢?听说要生子才会有封号?”

    “已经香消玉殒了。”曹頫答说:“是难产不治。”

    “喔,”凌阿代似乎很关心“是什么时候的事?”

    “你记得吗?”曹頫转脸问曹雪芹。

    “是今年春天的事。”

    “是在乌将军赴新任以后。”

    这件事就谈到这里。曹頫因为有正事要谈,不肯多饮;饭罢,分作两处,凌阿代与曹頫在签押房密谈;曹雪芹有都统衙门的幕友王师爷陪着,在客厅拼命闲话。王师爷是办笔墨的,肚子里自然有些货色,跟曹雪芹谈得还很投机。曹雪芹发现他与此新交有一样同好,便是好奇;王师爷从小随父幕游各省,远至云贵,遍历湖湘,所见的奇闻轶事甚多,这一谈开来就更无休止了。

    凌阿代与曹頫商量正事,也颇费工夫,直到二更天方罢,叔侄俩坐原车回公馆。送到上房,曹雪芹说道:“四叔今天真累了,早点上床吧!”说着,退后两步,便代离去。

    “你先别走。”曹頫将他喊住了说:“凌都统谈起,说乌二小姐又是云英未嫁之身;如今既然王府的顾虑没有了,不妨旧事重提,他愿当蹇修之任,问我的意思如何?我说我要回来商量。你看呢?”

    曹雪芹颇感意外,想了一下答说:“四叔,我看咱们得先打听打听。”

    “打听什么?”

    “打听乌二小姐何以至今未嫁。”

    “那也是可想而知的,自负才媛,不肯轻许。”曹頫又说“我倒觉得这件事很可以办。你写封信问问你娘的意思,你今年二十五了吧?”

    “是。”

    “不能再耽误了。”

    曹雪芹只好再答应一声:“是。”

    “另外,”曹頫又说:“你替我写封信给乌将军,致问候之意。”

    “措词呢?”

    “只说奉差到此,追忆旧游,益增渴想。再要说,你是跟了我来的。还有,你说你娘托我带新闻后乌太太跟乌二小姐。”

    “只问候乌太太吧。”曹雪芹说:“带上乌二小姐,痕迹就太显了。”

    曹頫想了一下说:“也好。”

    一早起身,先把曹頫交待的两封信写好,方始梳洗穿着,到上房去陪着曹頫吃早饭,刚扶起筷子,只见公馆的门上来报:“凌大人来拜访。”

    于是曹頫叔侄,双双迎了出去;凌阿代眼尖,看到室内餐桌,便既说道:“请先用早饭。”

    “不忙,不忙。”曹頫答说:“正事要紧,请这面坐。”

    “也好。我耽误四哥几句话的工夫。宫里我已经接头了,等圣母老太太午睡过了去见最好。回头我派车来接,在我那里便饭之后一起走。”

    “是,是。”曹頫问道:“我相带舍侄进宫瞻仰瞻仰,不知道行不行?”

    “有何不可!”凌阿代转脸问说:“世兄带了官服没有?”

    “他还是白身。”曹頫代为回答。

    “那就带一顶大帽子好了。”凌阿代又说:“如果没有带,我派人送一顶过来。”

    “是要借一顶,不过不必派人;反正回头要过去叨扰得。”

    “好!好!我预备着。“说着,凌阿代仔细看了看曹雪芹“我的帽子,大概能用。”

    午初时分,到了都统衙门,在客厅中刚刚站定,有个十六七岁的丫头,一手提着帽笼,一手握着手镜,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揭开帽笼,里面是一顶八成新的貂沿红缨大帽。那丫头是伺候“升冠”惯了的,用右手自里托起大帽,正面朝着自己,捧了过去;曹雪芹虽是初带官帽,但司空见惯,并不外行,说声:“劳驾”双手接过帽子,不必再看正反,只往头上一带,微微仰头,那丫头已退后一步,略顿身子,将手镜斜着上举,曹雪芹望着镜中戴着紫貂红缨的自己,忽然有“沐猴而冠”的感觉,差点忍俊不禁笑了出来。

    “大小怎么样?”凌阿代在问。

    “正合适。”

    “合适就好。世兄,这顶大帽就奉赠了。”

    “不敢当,不敢当。”曹雪芹知道行情,帽子本身不甚昂贵,那条油光水滑的紫貂帽沿,起码也得五十两银子,初次相见,受人这份重礼,于心不安。“反倒是曹頫说道:“‘长者赐,不敢辞’。你谢谢凌三叔。”

    即有此吩咐,曹雪芹不必再说什么,当下蹲身请安,恭恭敬敬地说:“多谢凌三叔厚赐!”

    “算不了什么,你别客气。”

    “雪芹,”曹頫正色说道:“你该领受凌三叔的盛意,这顶帽子附带着凌三叔对你的期望,你得好好上进,经常能带着顶帽子,凌三叔就很安慰了。”

    “正是。”凌阿代接口:“我正是这个意思。”

    于是曹雪芹少不得再一次郑重道谢。然后将大帽子先取下来,搁在磁帽筒上,进行宫时再戴。

    因为要进宫,午饭不备酒,很快的就结束了。喝过了茶,略略休息,听得午炮声响,曹頫便起身说道:“是时候了。宁愿早伺候着。”

    “是的!”凌阿代看一看那顶大帽子,又看一看曹雪芹说:“请吧!”

    题名“避暑山庄”热河行宫,在承德府治东北,左湖右山,宫城建制如紫禁城,周围十六里,中有圣祖御笔所提的三十六景。此外尚有清舒山馆、静济山房、秀起台、静含太古山房、玉岑精舍、狮子园诸胜。

    狮子院原是先帝居藩时的赐园;起造在当今皇帝诞生以后。由于位处狮子岭下,所以圣祖御书赐名狮子园。先帝继位后,狮子园自然而然成为行宫的一部分。曹頫这天的“进宫”实在就是到狮子园。

    狮子园的宫门在东,策骑到此,都下了马。官员的内务府八品笔铁式巴呼穆,已在侧门迎接,匆匆见过了礼,将从人留在宫外,巴呼穆带路,领着曹頫叔侄与凌阿代进宫,折而往南——南面碧溪萦绕,有桥相通,胜景都在溪南、溪东。

    过桥而南是一座精舍,提名乐山书屋,屋东回廊,中峙方亭,由于是坡地的缘故,亭子特多,迤逦折往东北,经历了环翠亭、待月亭,地势渐高,背面一座七开间的大厅堂,额题“群山环翠”东北拓出一大片平地,有一座很大的敞厅,巴呼穆带领到此站住了脚。

    曹雪芹注目细看,对这座看上去还很新的敞厅有一种很奇异的感觉。应作长方形,用的木料很讲究,柱子都是径尺的杉木,上涂一层防蛀的桐油,人字形的屋顶,上覆的不是琉璃瓦而是极厚的茅草。

    “这里得题个名儿才好。”曹頫拈着胡子说。

    “四哥,”凌阿代问道:“你倒说,要怎么题才合适?”

    曹頫又拈了一会胡子,摇摇头不作声。巴呼穆便既问说:“两位大人这会儿就进去?”

    “好!”曹頫回头吩咐曹雪芹:“你在这儿呆着,别乱走。宫禁重地,错不得一步。”

    曹雪芹答应着,目送他们再往东北走,殿宇深沉,一时也看不清还有几重,收拢目光,又看那座敞厅,心里不由得在思索,应该题个什么名字?细细想去,整个无以为名。就表面看,象座射圃,可是没有垛子,若说是座演武厅,却又缺少刀枪架子。空落落的,不成名堂。再往深处去想——曹雪芹猜也可以才得到,这里就是当今皇帝诞降之地,当初是座马厩。后来起造赐园,因为地势的关系,不能不把这里包括在内,但崇楼杰阁之间,不能有一座马厩,因而把它拆了,改成敞棚,称为“草房”曹頫奉命重修,图样经过钦定,曹雪芹一时实在想不明白,何以会弄成这么个不伦不类的样子?

    “就因为不伦不类,显得与众不同,才能传诸久远,供后人怀念。”曹雪芹这样在想“潜邸向不住人,先帝的‘雍亲王府’不舍了给喇嘛,改成‘雍和宫’了。以此而喻,就必得修成这种不能住人的样子。”曹雪芹自以为终于想通了。

    几乎让曹雪芹都等的不耐烦了,房时发现巴呼穆领着曹頫与凌阿代寻原路而回。三个人的脚步都很匆忙,这是可想而知的,暮色已起,倘或不上紧些,赶回城里就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因为如此,大家都不愿说话,怕耽误了功夫。走到半路,天色已黑,幸一沟上弦月自身后斜照,路还不算难走,起更时分进城,直趋都统衙门。

    挥一挥土,洗一把脸,喝一碗茶,随即开饭,曹頫与凌阿代去见圣母老太太的情形,只字不提。曹雪芹当然也不敢问,不过听他们先谈不相干的事,兴致却都很好,便可退想的到,此行颇为顺利。

    饭罢告辞,回到公馆已是二更将近,曹頫这时才说了句“你得替我写信,把今天的情形,告诉方问亭。”

    “是直接给问亭先生去信?”

    “你说呢?

    “信不如给震二哥,让他转告。否则不是另外又得给震二哥一封信吗?”

    “说得也不错,就这么办吧,今儿下午——”

    下午去见圣母老太太,只是曹頫一个人,凌阿代与巴呼穆都守在外面。这位老太太一直对曹頫很好,这天尤其高兴,因为年近岁逼,即令是忍受惯了寂寞的人,也不免会有感触;所以曹頫的出现,在她倍感亲切,而也就因为如此,问长问短,话就多了,直到她叫人去“热腊八粥来给曹四老爷吃”时,曹頫才有开口的机会。

    依照他跟曹震商量好的步骤,开头只是试探。因为怕尽说实情,她心理上会承受不住,所以曹頫只她:“是不是想到北京去玩一趟?”

    就这样已使得圣母老太太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了。她说她从八岁到热河,至今整整四十年。北京是怎么个样子?常常只在梦里出现,但每次都不一样,究竟如何,真的恨不得马上就能看一看。利用她振奋象孩子听说要去逛庙会的心情,曹頫连哄带要挟,已经跟她说好了,一路上不乱说话不乱走,行止动静都听曹頫地招呼,绝不会乱出主意。

    “只是有件事麻烦。”曹頫皱着眉说:“她养了四只猫、两条哈巴狗、一架鹦鹉、还有一双猴子,都想带走。”

    “那不天下大乱了吗?”曹雪芹失声而道,不由得把他的话打断了。

    “原就是这话。跟她软磨了好一阵子,真是舌干唇焦,好不容易总算让步了,直带一条狗、一只猴子。”

    “最难料理的就是猴子。”曹雪芹问说:“四叔何不答应她带别的。”

    “不行!我答应她带猫跟鹦鹉,她说非把猴子代去不可。你知道那是什么道理?”

    “莫非其中还有说法?”

    “自然有。圣母老太太生在康熙三十一年壬申,肖猴的。她说,那头母猴子是她的‘老伴儿’,她不能丢下她不管,如果不让她带,她宁愿不进京。”

    “原来这样!圣母老太太倒真念旧。不过,”曹雪芹说:“老太太怀里抱一头哈巴狗到没有什么,弄只猴子在她身边,蹦上蹦下,可真不雅。”

    “我也是这么想。”曹頫又说:“你在信上提一笔,带个会调教猴子猫狗的人来。”

    “哪,”曹雪芹说:“不知道桐生能来不能来,她最会弄这些东西。”

    “能让桐生来最好,不然也得找谨慎、不会多嘴的人。”沉吟了一会,以一种兴奋欣慰的语气说:“出了这么一点儿麻烦以外,另外都好办,只要你震二哥来了,随时都可以走。”

    “也不能说随时都能走。”曹雪芹提醒他说:“还是挑一条日子比较好。”

    “嗯,嗯,我倒没有想到这一点。”

    皇帝巡幸,起驾回銮都得由钦天监挑选几个吉日吉时,先请管理钦天监的王公初步斟酌,然后再奏请钦定,事极郑重。以圣母老太太的身份,不挑日子就动身,一路平安,还则罢了,倘或出了什么差错,譬如路上感染风寒以至“圣体违和”之类,那就得担很大的责任了。因此曹頫完全接纳曹雪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