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进门就遇见秋月,使得锦儿遇到了难题,曹震叮嘱:“别说四老爷是干什么去的。”这话对秋月用得上,用不上?细想却不是难题。曹頫此行的任务,可瞒别人,不能瞒曹雪芹,曹雪芹知道了,岂有不告诉之理。然则此刻之瞒,完全是多余的事。

    “我到你屋子里去,告诉你一件千载异事;不过你得守口如瓶。”

    秋月紧皱双眉,在牙缝里吸着气说:“我的妈呀!你别掉文行不行?什么‘千载异事,守口如瓶’都酸死了。”

    锦儿脸一红“还不是跟你们这般酸溜溜的人泡的。闲话少说,”他指曹雪芹的书房说:“在不在?”

    “在写春联。”

    锦儿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跟着秋月到了她卧室,先把房门关上,径自往套间走了去。秋月很少看到锦儿又如此郑重其事的态度,料想这件“千载异事”关系重大,心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变得严肃了。

    “四老爷要到热河出差,你知道不知道?”

    “不知道啊!”秋月诧异的“快过年了,还出差?”

    “今儿早晨的事,奉旨马上动身,已经住到城外去了。不但四老爷,雪芹也得去一趟。”

    等她将整个经过说完,秋月脸上不由得就有难色。她心里的想法不难测度,正就是锦儿锁顾虑的。“我在想,去是不能不去的,只有想法子哄着太太,让她没有闲心思去想雪芹。我打算跟翠宝轮班而来陪太太,把孩子也带来,跟小芹一块儿玩;家里一热闹,太太的日子也容易打发了。”

    “也就只有这么办了。”秋月问道:“你自己跟太太去说,还是我替你去说?”

    “自然是你说。”

    “这也行。不过是去干什么,又为什么非要芹二爷陪着去,这得有个很妥当的说法。倘或话中有了漏洞,太太一动了疑心,那可就大糟其糕了。”

    “是啊!如果是别的事,大不了说了实话,疑心也就去掉了。无奈这件事是万不能说的。”

    秋月沉默不语,只见他眼珠不断在转动;过了好一会,方听他徐徐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太太肚子里最能藏得住话,你是知道的;很可以明说。事先明说了,还有一样好处,这是个很有趣的差事,太太没有事,心里会想,圣母老太太听说皇上去接她,会是什么个样子;圣母老太太见了芹二爷,是不是也喜欢她?只是想这些事,就不会想到芹二爷路上辛苦,替他担心了。”

    正在谈着,听的外房又推门的声响;秋月起身张望,是小丫头文玉“芹二爷来了。”她说:“是来看锦儿奶奶的。”

    “请芹二爷在堂屋里坐一坐,我们就来。”秋月回身向锦儿说道:“暂且别告诉他,等回了太太再说。”

    “这样,我到他那里看看杏香去;你趁这会儿跟太太去回,我在他那儿听消息。”

    说停当了方始出房,只见曹雪芹迎上来问道:“听说四叔已经出城了,是震二歌送了去的。怎么回事?”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锦儿答说:“走,看看小芹去。”

    于是一起出了垂花门,分路而行;曹雪芹陪着锦儿到他所住“梦陶轩”——前年就隙地新盖的一座院落,三间正屋,两件打通了的厢房,院子里一树腊梅,黄澄澄的开得正热闹。

    “杏香,你看谁来了?”

    杏香掀开门帘,笑嘻嘻的将锦儿迎了进去“书房里坐吧!”她说:“哪儿暖和。”

    书房里生着一个云白铜的大火盆,暖气将两盆红白梅花都催开了,但花香之中杂这药香,锦儿便既问道:“谁服药?”

    “喏,她。”曹雪芹努一努嘴,是指杏香。

    “怎么啦?”锦儿关切地握着杏香的手问:“哪儿不舒服?”

    “没有什么。”杏香问道:“你喝什么茶?有水仙,有碧螺春。”

    “锦儿姐,”曹雪芹插嘴“试一试我的‘双清茶’如何?”

    “什么叫‘双清茶’?”

    “你看了就知道了。”

    “水仙加梅花瓣。”杏香说道:“什么稀罕的东西,无非巧立名目。”

    “她不是花这些闲心思,可怎么打发日子?”锦儿笑着问说:“你制的墨怎么了?”

    “唉!别提了。”曹雪芹尚未开口,杏香已发怨声:“厢房里到处是煤烟,一片漆黑,害我整整收拾了两天。”

    “这么说,是制成了,拿来我看看,自己制的墨,是怎么个样子?”

    “真的能制成了,倒也好了。”杏香面无表情地说:“一团稀泥。”

    曹雪芹任凭她埋怨,只是憨笑着不做分辨。而杏香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取茶叶、取磁海,取棕带帮着曹雪芹从紫檀条案上扫落梅——红白梅英扫了一碟子;接着匆匆而出,取来一碗水,将梅英都倾倒在水中。

    锦儿一直默默地看着,心中感触很多,此时却忍不住问了“那是干什么?”“梅花瓣上有灰尘,也许还有看不见的小虫子。得拿盐水过一过,夹到茶叶里头,喝了才能放心。”

    “这是他想出来的主意。”曹雪芹补了一句。

    “这么说,你们倒真是一对儿,好事之徒遇见好事之途了。”

    曹雪芹得意地笑了,杏香却又委屈的表情“还不是将就着我们这位二爷。”她嘟着嘴说。

    “真是,”锦儿笑道:“一床上睡不出两样的人来。”

    “咳!”曹雪芹突然喊道:“水开了,快把壶提下来;水一老就不好了。”

    他的话还没有完,杏香已拿干布衬着手,将坐在火盆上的水壶提了下来。曹雪芹已在大磁海里放了茶叶,提起壶来,冲的八分满;顺手取银匙舀了一匙红白梅英倾入茶水,用一张皮纸封住碗口。这是杏香已去了三个小号的枫木碗来,曹雪芹接去封皮,用大竹梢舀了一碗茶,郑重其事捧给锦儿。

    见此光景,进而不敢怠慢,站起来双手接住;捧到鼻下嗅一嗅,点点头,说道:“似乎真有点儿梅花的香味!”

    “你也闻见了吧?”曹雪芹满脸象飞了金似的“有雪水就更好了,那是‘三清’。”

    “你就忘不了雪水煮茶那段掌故。”锦儿笑着说:“你们定情的那一晚,只怕也没有想到今天吧?”她突然想起,紧接着又问:“小芹呢?”

    “睡了。”杏香答说。

    看曹雪芹脸上恬然自适的神情,锦儿心头的感想,纷至沓来;有半碗茶的工夫,那些感想凝结在一起,觉得有话可说了。

    “雪芹,你倒像是‘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清’的样子?”

    “岂敢!”曹雪芹答说“你把我看得太高了。”

    “我不是把你看得太高了,是把你看得太懒了。”

    “太懒?”

    “可不是太懒?”锦儿答说:“象四老爷,这种时候,还得吃一趟辛苦。你不愿意做官,就可以躲懒了。”

    杏香听出锦儿对曹雪芹的懒散不满,同时也不无有怪他的意思,正想开口有所辩解,却被马夫人派来的一个丫头打断了。“太太交待,请锦二奶奶跟芹二爷马上就去。”

    曹雪芹不知何时相召,锦儿心里却明白,站起身来,向杏香说了句:“咱们回头再聊。”随即向外走去。曹雪芹跟在她身后,一进马夫人的院子,便发觉异样,丫头们都聚在垂花门前的走廊上,离上房远远的。唯一的例外是老胡妈,在堂屋门口,端了张小凳子坐着。曹雪芹略想一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必是马夫人有既要紧而又不可泄漏的话要说,所以让丫头们都回避,而派两耳重听的老胡妈看门。

    然而那有什么既要紧而不可泄漏的话呢?显然的,秋月是在屋子里;而刚才他是跟锦儿在一起,摒人密语,这样看来,此事必有跟锦儿有关。转念到此,不由得便扯一扯锦儿的衣服,等她站定叫转脸过来,曹雪芹先看他的脸色,毫无异状,便更诧异了。

    “是怎么回事?锦儿姐,你总知道吧?”

    “别多问!快进去,听太太说些什么?”

    一进了屋子,锦儿现蹲身向马夫人请安,曹雪芹却只叫的一声,细看母亲的脸色,是深沉中微显得兴奋的神情,心想大概不是什么坏事,心就放了一半了。

    “芹官,你得跟你四叔到热河去一趟。”马夫人的声音极低,但秋月于锦儿都是连大气也不敢喘,所以听起来很清楚。

    曹雪芹料知还有话说,且先答应一声:“是!”然后也是屏息静听。

    “这几年你总不肯好好当差。我懂你的心思,嫌那些差事太委屈。你是内务府的闲散白身人,身份比工匠、苏拉高不了多少,我也不愿你去受那种委屈;再说象你三叔的那种茶膳房差事,也不是你能干的;别人弄了好处,拿你去顶缸,真远不如不干好些。不过,这一回事很漂亮的差事。不过,这一回事很漂亮的差事。”

    “喔,什么漂亮差事?”

    “让秋月跟你说吧!”

    “是去接‘圣母老太太’——”

    秋月将曹頫的任务,以及非得有个“自己人”在身边才方便的道理,细细的告诉了曹雪芹。

    “震二哥也要去?”曹雪芹问锦儿。

    “他是第二拨,四老爷是奉旨马上要走的。”

    “这样说,我也得赶紧预备。”

    “对了!尽明天一天,预备妥当。”马夫人接下来又说:“咱们曹家,受恩最深,康熙爷在日,凡有不便叫人办的事,都是交你爷爷办。如今这个差事,更是非同小可,老太太如果知道你跟着你四叔去办这个差事,皇上把最机密、最看的重的大事交了给你们叔侄,真是那你们当自己人看了,她老人家一定也会高兴,你懂我的意思不?”

    曹雪芹一面听,一面体味,自然深喻其意,能办这桩差事,第一是意味着继志承先,曹家又将恢复当年天子家臣的荣耀与地位,其次是能办这件差事,便表示他已长大成立,能担当大事了。想到这一点,不自觉地感到肩头沉重,心生畏惧。

    “四叔要我帮他,我还不知道干得下来、干不下来?”

    “写写信,传传话,也没有什么干不下来的。最要紧的是谨慎,处处留心,别显出形来。”

    “是。”曹雪芹又问锦儿:“不知道要去多少日子?”

    “这得问震二爷才知道。”锦儿答说:“干脆你跟我回去,有什么话,你们哥儿俩一对面就都说清楚了。”

    曹雪芹点点头,转脸向母亲请示“娘看呢?”

    “也好。”马夫人又说:“早去早回,我回头还有话跟你说。”

    “那就去吧!”

    锦儿起身告辞,秋月相送;出了院子,忽然说道:“你到我哪儿来一下,我有点东西,你带回去。”

    “什么东西?”

    “给小犊儿的。”

    锦儿之子,生在丑年,乳名就叫“小犊儿”次日是他八岁生日,锦儿原邀了秋月跟杏香去吃面,如今不能去了。“明儿得个芹二爷收拾行李,一整天怕都忙不过来,明天没法子到你哪儿去了。给小犊儿的东西,你带了回去。”

    小犊儿的名字是曹雪芹所起,单名一个绥字。此中另有深意,先只有锦儿与秋月知道,为小犊儿起名,是在绣春失踪以后,那时她腹中怀着曹震的孩子,而且也预先请曹雪芹起了名字,生女叫曹绚、生男叫曹绥。以后虽不知道他是生男孩是生女,但总希望是个男孩,多少年以后,如果真有缘分,两个曹绥遇见了,谈起名字的来源,便是同气连枝的确证。以后马夫人也知道了,打咱曹雪芹想得深,想得巧,说他“虽不爱做八股文,书总算没有白念”又说:“能存着这份心,小犊儿跟他那异母的胞弟,必有骨肉重圆的一天。”

    这是接杏香进门以外的话,曹雪芹触动旧情,将杏香的胎儿的名字也取好了,生男名叫曹纪;生女名叫曹绣。说了给秋月听,秋月执意不可,邀了锦儿一起来劝;曹雪芹付之一笑,不置可否,害的杏香快临盆的那些日子,生怕杏香生了女孩,曹雪芹真的会将那个“绣”字带出来。幸好一索得男,曹纪的纪,看来必是纪纲的纪,没有人会知道那是纪念绣春的纪。

    “小犊儿,你看你秋姑姑给了你什么东西?”

    锦儿一面说,一面揭开从秋月手里接过来的那道大红纸包,里面是一个西洋扑满、一串小金铃、一个到时候会“咕咕”叫的小自鸣钟,另外是一个细白棋子布的书包,绣着一幅“饭牛图”一头雄壮的黄牛,卧在柳荫下吃草,是秋月花了半个月绣制成的。

    “这花样是我替秋月描的。”曹雪芹问锦儿:“你看怎么样?”

    “不好!”锦儿笑道:“把我们小犊儿形容成一头懒牛了。”

    “你可别这么说。”曹震接口“人家秋姑姑送书包,是提醒你早该送小犊儿上学了。开年九岁,无论如何得送她上学堂。”

    原来依曹震的意思,小犊儿壮的似牛犊子一般,六岁就想送他上学;无奈锦儿舍不得,直说“还早、还早”以至耽误了两年。此时仍旧舍不得,但却不能再说“还早”心中一动,向曹雪芹说道:“你反正也没事,让小犊儿跟你念书,好不好?”

    “行。”

    “人家雪芹要用功,怎么能替你教蒙童。”曹震怕曹绥从小耳濡目染,将来也是一幅名士派,所以极力反对,而且直截了当地说:“雪芹,你别听他的。孩子受教育,不管他们娘儿俩的事。”

    锦儿眼一瞪,正待发作;曹雪芹见机急忙打岔“小犊儿,小犊儿,你过来!”他说:“把你的这串牛铃戴上我看看。”

    小犊儿带上那串小金铃,蹦蹦跳跳,铃声“朗朗”看孩子玩得高兴,锦儿的气也消了,站起身来说:“你们哥俩谈谈谈吧。我到厨房去看看。”

    “雪芹,”曹震第一句话就问:“太太怎么说?”

    “许我跟了四叔去。”曹雪芹答说:“看样子还挺高兴的。”

    这给曹震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但也不免困惑,何以马夫人会觉得高兴?这倒要问问清楚,抓住了是马夫人高兴的原因,才会皆大欢喜。等他问出口来,曹雪芹将母亲的说法和他自己的看法,约略说了一遍。曹震没有想得如她们母子那样深,不过对曹雪芹的“不肯好好当差”且另有与马夫人不同看法。

    “这趟固然是漂亮差事,不过这种差事不常有;就算常有,你也不见得喜欢干。咱们是南京来的,从小听惯、看惯的,别说跟内务府的人不一样,就是咱们曹家自己人,也有点儿格格不入。我们觉得咱们家能够出个‘名士派’也不坏。这总比俗气要好些。”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