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回府第,理亲王立即将他的两个弟弟,行六的弘燕、行七的弘眺找了来,说治其事,决定立即召集会议。邀请的一共五个人,怡王府的贝勒弘昌、宁郡王弘皎,恒王府的贝子弘升,庄王府的贝子弘普,还有原恂郡王胤祯的次子贝子弘明。除了弘明,其余的人都请到了。花厅摆席,理亲王坐了主位,首座不是宁郡王弘皎,而是他的“谋主”弘昌,他的右首便是弘皎。

    “老爷子怎么说?”弘昌问弘普“老爷子”是指庄亲王胤禄。

    “老爷子是在很为难。”弘普答说:“他说,从古以来,作中作保的人不知有多少。保人当皇上的,可只有我。闺女坐花轿,头一回;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是以前的话。我也听说过。我问的是,你来之前,老爷子有话交待没有?”

    “老爷子说,但愿赞成理王的人多,他进宫就容易说话了。”

    “那也得他老人家领头发话,才有力量。老普,你得在老爷子面前,好好说一说。”

    “好!我一定说。”

    “咱们算一算人数,”弘昌看着主人说:“在座的,连你我就是五个,老明今儿不来,明儿大概也不会去,就去了纵然不帮咱们,也不会帮那面。如今算一算老一辈的。”老一辈的,履亲王胤陶会站在黄帝那一方,但有庄王可以抵制;和亲王本来也是能问鼎大位的,如今因为皇帝尽以先帝在藩邸丰厚的私财相赐,已被收服,发言的态度,自是可想而知。

    关键是在六“铁帽”平郡王不必说,康亲王也倾向于皇帝,不过以他的地位,可以用话记得他不能不说公话。如果其余四铁帽王,能拉住三个,事情就大有可为了。当下决定,怡亲王弘晓有弘昌、弘皎设法,不让他赴会,郑亲王德沛等四“铁帽”找关系连夜去活动,此时由弘普负责。商定欢饮而散,分头去办事,但弘昌却让理亲王留了下来。

    “你看明天的局面怎么样?”理亲王问说。

    “据理力争。”

    “争不过呢?”

    “怎么回争不过?“弘昌像是很有把握的,”你只盯住庄亲王不松口,看他当中间人的则么办?““那么争来争取没有结果呢?能不能闹?”

    “能!”弘昌斩钉截铁的说。

    “既然如此,咱们就得把那一着棋拿出来了。”理亲王紧接着说:“事不宜迟,银子现成。”原来理亲王弘皙为此事,已秘密部署了好久了;最后一招便是大闹宗人府,大闹要人捧场,所以派人分头去策动境况艰窘的闲散宗室与觉罗,如果答应捧场,先送十两银子,一接通知就得到宗人府四周集合,光看热闹送二十两银子,鼓噪助威的送五十两,倘或有胆子开口帮腔,看情形种种酬谢,只要站在理亲王这一面开一句口,起码也得送两个大元宝,足纹一百两。

    “好!我哪里有张名单,一共是四十多人。”弘昌说道:“头一回的是十两早就送了;如今还得先送,才能把大家的劲儿鼓起来。”

    “那也无所谓。”理亲王办大事不惜小钱,很大方的答道:“你说好了,该怎么送就怎么送。”

    “不可不送,不可全送,仍旧先送十两一个。”

    “说得不错,其余的也找你的办法办。”理亲王又说:“一共接头了三百多人,能有一半到,也就很热闹了。”

    第二天一大早,曹震刚刚起身,门上来报,工部的‘富大爷“来了,说有要紧事,非立刻见面不可。曹震不由得有些惊疑,顾不得衣冠不整,将富勒森请到上房堂屋中相见。

    “富大哥这么早!用了早点没有?”

    “别客气。”富勒森开门见山地说:“老二,我遇到一件怪事,要跟你来商量。”说着,他一捞长袍下摆,掏出十两一锭银子,放在桌上。

    “这是干什么?”曹震诧异。

    “大概两个月前,有个人,也是黄带子,名字就不必说了。拿了十两银子来跟我说,有位王爷,想请我捧场。我问他怎么捧法?他说:也许有一天,得请我到那里看热闹。如果愿意,今天先送十两,到时候再送二十两。这不是邪门儿吗?我问他到底怎么回事?他叫我别问。不问就不问,我把银子收了下来,花光了也就忘了有这回事了,哪知道昨天晚上这个人又来了,给我带来了这锭银子—”

    “喔,”曹震不由得大感兴趣“是要请你看热闹了,在哪儿啊!”“宗人府。”富勒森说:“一听是这个地方,我心里就打鼓了。老二,你的手面广,眼界宽,你倒说,是看什么热闹?”

    “我还不十分清楚。就知道了,富大哥,我也不能告诉你。”

    “嗯,嗯!”富勒森充分谅解“以咱们的交情,你能告诉我的,一定会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必打听了。不过,老二,你得替我那个主意,这热闹能不能去看?”

    “不能!”曹震平静而简洁的回答。

    “银子呢?得退回给人家。”

    “干什么?”曹震答说:“富大哥,这锭银子烫手,还是怎么着?你尽管拿着花,当时不必去看热闹,事后的热闹看不完。”

    富勒森凝神细想了一会说:“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富大哥我连茶都不留你了,你请吧!”

    “我知道,我知道。你要去办事,”富勒森一面说,一面拱手,往外急走。

    “富大哥,富大哥,”曹震将他唤住,郑重叮嘱:“这锭银子,还有刚才咱们俩的话,你千万别跟人说。”

    “嗯,不会。”富勒森答说:“昨儿该我值夜,没有睡好。这会儿我到大酒缸闹一顿,回家睡大觉,天塌下来都不与我相干。”

    等富勒森一走,曹震也就匆匆出门,轻车直驶鼓楼,到平郡王秘密治事之所在。门前车马甚稀,心知平郡王上朝未回,便在门房中坐等。一等等到巳末午初,方始见到平郡王,将从富勒森那里得来的消息,据实面陈。平郡王已从他处获得密报,所以并不讶异,只点点头问:“此人去不去呢?”

    “我劝他别去。”

    “这就对了。”平郡王接着又问:“恒王府的升贝子,你跟他共过事,你觉得他怎么样?”

    曹震想了一下答道:“人是很好一个人,就是功名心太热了一点。”

    “他在你面前,批评过皇上没有?”

    “没有。”

    “对理王呢?”

    “也没有跟我谈过。”

    平郡王没有作声,起身踱了一阵方步,突然站住脚说:“恒王跟胤搪同母,性情大不相同,恒王忠厚,顾大局。”他停了一下又说:“你不妨去看看他,探探他的口气,看能挽回不能。”

    话说得过于含蓄,曹震不甚明白;心想,这是件大事,不把话弄清楚,无从措手,因而问道:“王爷所说的‘挽回’是指。”

    “指他自己。”平郡王这回指示得很明确“你到他那里去一趟,探探他的口气,如果他不打算赴约,你就不必说什么。要是赴约呢,你得看情形,漏点口风给他,君子明哲保身。”

    曹震这才完全明白,平郡王是顾念恒亲王平日谨慎顾大局,不然眼看弘升遭祸,当下答说:“王爷是一片保全他的心;我想升贝子一定会感激。”

    “也不用他感激,我只是能尽一分心,如果他真的执迷不悟,那就是自作孽;你我都不必为他可惜了。”

    这“自作孽”三字,听入曹震耳中,悚然而惊“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看来弘升杀身之祸,就在眼前。这样想着,便不敢有片刻迟延;还怕车慢,拉过魏升的马来,腾身而上,加上一鞭,直奔恒王府。

    “我要见升大爷,”刚下马的曹震,气喘吁吁的说:“请你马上通报。”

    “震二爷,你先请坐,缓一缓气。”门上受过曹震得好处,张罗着说:“有什么话交待给我,回头我上去回。”

    “不!我得当面跟升大爷谈,这会儿就请你上去回,说有要紧事面禀。”

    “那不巧,我们大爷刚走——”

    “是上哪儿?”曹震迫不及待的问;“宗人府?”

    “是!”来晚了一步,怎么办?曹震愣了好一会,总觉得弘升待人不薄,不能见死不救,说不得只好到宗人府,看有办法挽回不能。结果是连宗人府的大门都没有看到——步军统领等康亲王所约而原来的人到齐,立即下令戒严,断绝通路。曹震叹口气黯然回马。

    理亲王弘皙发觉情势不妙。

    为了等庄亲王胤禄,一直不曾开饭;等到未初一刻,康亲王巴尔图说:“咱们先坐吧!边吃边等好了。”

    大家都不说话,因为都知道康亲王是在征询理亲王弘皙的意见,该他开口答复。但他也没有作声,只是脸拉地极长。也难怪他,平日身子极好的庄亲王,忽然说是“头昏”得歇一会儿才来;这不是有意规避,不打算谈判吗?看看要成僵局,除了康亲王以外,辈分最高的履亲王胤陶便附和着说:“对!边吃边等。我可真饿了。”

    不打算来的,已早有通知,数一数在座主客只得十个人,就加庄亲王,大圆桌也坐得下,康亲王提议:“并一桌坐吧,也热闹些。”

    这一点,理亲王倒是同意了。因为集中在一起说话比较方便,倘照原意分成两桌,不但力量分散,更怕有意拿他隔开,呼应不灵,孤掌难鸣,大为不利。于是先叙辈分,康亲王名为主人,依然坐了首席,其次是履亲王胤陶,下面空一个座位,留给庄亲王胤禄。余下八个人,七个辈分相同,都是皇帝的堂弟兄。年龄最大的是肃亲王豪格后裔的显亲王衍璜,接下来就是理亲王弘希、平郡王福彭、贝勒弘昌、贝子弘升、宁郡王弘皎、庄亲王之子贝子弘铺。顺承郡王熙良居末;他真是“敬陪末座”不但辈分低,而且他的父亲锡保,挂大将军印带兵征准葛尔,丧师失律,被革了爵,由熙良承袭。这天应约而来之前,锡保千叮万嘱,多执礼、少开口,以免热火,所以熙良格外恭谨,亲自执壶斟酒,一一致意,倒像是主人的身份。

    席间气氛很沉闷,这都在康亲王与平郡王意料之中。看看是时候了,平郡王开口说道:“正事要等十六叔来了才能谈。咱们行个酒令吧!”一面说,一面望着显亲王衍璜,意思是希望他附和。衍璜一向忠厚和平,直到此日一宴是鸿门会,能够在席间上行行酒令,谈谈笑笑,对化解戾气总是有益无害,因而接口说道:“对了!喝寡酒可不是味儿,咱们行个什么令呢?”

    “太难得可不行。”履亲王胤陶说:“太容易又没有意思。总要雅俗共赏才好。”

    “有!”平郡王点点头:“前天在郑王那儿,有人行了个新酒令,挺有意思。这个令叫做‘无所不在’,念一句五言诗,最后是个‘在’字,意思要一正一反。平仄不调,或者意思是‘一道汤’,就得罚酒。”

    “好!”履亲王同意“你先举个例听听。”

    “譬如,老杜的诗:国破山河在。”

    “唉!”康亲王大为摇头“这个例举得不好!”“是。”平郡王承认“我罚酒。”他干了杯又说:“四伯,您老是令官。”

    “嗯。”康亲王喝了口酒,慢吞吞的念叨:“龙去余恩在。”

    一听着五个字,理亲王弘皙与他的谋主弘昌,不由得互望了一眼;彼此会意,这是康亲王借此讽劝。弘皙之父废太子胤仍致死并无封号,弘皙也就无爵可袭,他的理亲王是先帝所封“龙去余恩在”是提醒他饮水要思源。念头尚未转完,履亲王在接令了,说的是:“齿落舌犹在。”

    一听这句诗,在座的都象喝了一碗醋似的,牙根发酸;平郡王皱着眉说:“十二叔,包里归堆五个字,倒有四个仄声,而且不是入声就是上声,真难为你是怎么凑起来的?”

    “不是一三五不论吗?”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