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80小说网 www.80xs.cc,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金中堂”金三俊,将他当年所画得“董娘娘像”上承御前。顺治皇帝惊喜莫名,传示六宫,一个个都以为音容宛在。这一下,朱司务自然要应上赏了。

    赏的是“奉特旨授为内阁中书”这个官儿七品;七品官中神气得很多,至不济当个县令,也有“灭门”的威风;但论真正有权,在前朝是手握尚方宝剑、“代填巡方”的巡按御史,此时却是参与机务的内阁中书,在他人求之不得的美官,朱司务辞掉了,理由是“不懂怎么当官”金三俊很委婉的为他转奏了不求贵求富的本意,顺治皇帝很慷慨的改赏了一万银子。

    于是一夕之间,朱司务声名大噪。那些满洲的王公大臣,想到祖先追随太祖、太宗创业,立下汗马功劳,荫覆子孙,才得有今日的富贵;慎终追远,都要请朱司务画一幅神像。他是画惯了“喜容”的,平生“阅人”以万数,最气派的“同”字脸,面团团的“国”字脸,销尖了脑袋的“由”字脸,尖下巴的“甲”字脸,枣核一般的“申”字脸,各有特征,烂熟胸中,再参以相法的什么鼠形、蛇形,根据个人子孙的追述,神而明之,无不酷肖。不过半年工夫,润笔所入,已是一辈子吃着不尽了。

    莽鹄立记起这个在苏州听来的故事,心想,这是个得蒙“特达之知”的大好机会,因而潜心默写,由虚心向人求教,易稿数次,方始上呈。果然,雍正皇帝一见,珠泪双双,不负莽鹄立的一片苦心。

    他还当过封疆大吏,放到陕西当巡抚,办粮台贻误军需,为宁远大将军岳钟琪所劾,若在他人,必遭严谴,但莽鹄立圣眷方隆,调回京当正蓝旗都统,兼理藩院侍郎,专跟蒙古王公及西藏喇嘛打交道。不久又兼了内务府的差事,那就不但喇嘛;江西、湖广请来的道士,不知是明史佞幸传中邵元节、陶炳文第几代的徒孙,会画符、懂修炼的王定乾等人,也归他照料了。

    雍正皇帝对莽鹄立的第一次酬劳是,简放长芦盐政。盐差是天下肥缺,两淮第一,天津的长芦第二。莽鹄立在天津,一如曹寅之在江宁一样,无所不管,大至天津卫改制、督造水师战船,小至搜求秘方——说起来这也不是小事,世宗曾访求见血封喉的毒药,而这毒药是用来制造弩箭,在征营的军务中,非常管用。

    说照料这班方士在西苑西北角一带修炼,倒不如说照料皇帝召见王定乾等人“论道”来的切合事实。这雍正皇帝,从居藩时起,就是一幅道学面孔,言笑不苟,最讲边幅,因此,炼丹求长生不老之药,还可以谈一谈,想服童便提炼的“秋白”处子初潮提炼的“红丸”怎么说的出口?那就全靠莽鹄立先意承志。这一来,他就成了皇帝日夜不可离的宠臣。

    在嗣皇帝的想法“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尔死”先帝之崩,莽鹄立不能没有责任,但此时还不能办他的罪,因为只有用他来处置王定乾之流,事情才能办的妥帖。

    要杀几个道士,算不了一回事,所需顾虑的是,会彰先帝之丑。但也怕那般逃的性命的道士,驱逐回籍之后,以“御前供奉,日侍天颜”自炫,信口开河,乱编“宫闱密辛”一部“大义觉迷录”辟无“谋父“、”逼母”、“弑兄”、“屠弟”之事,而天下人人以为“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果还有象前明光宗暴崩的那种传说,先帝在九泉之下,必是片刻难安。

    因此,乾隆只要求四个字:“守口如瓶”莽鹄立承旨以后,心中不免忖度,自己跟王定乾、张太虚他们,算是站在一边的,平时那等亲热,一旦板起脸来,宣布严旨,以死相胁,似乎做不出来。但话说得太轻,不足以收警惕之效,万一出事,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己。这两难之间,必得妥筹善策,苦思焦虑之下,想出来一个以退为进的说法。

    于是派人将王定乾、张太虚清到内务府,找了一间极隐秘的屋子相会,主客三人,容颜惨淡,目光闪烁,一派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表情,不过,客人是真的胆战心惊,而主人是有意做作。

    “两位道长,咱们三年相交,分手就在今日。”莽鹄立招招手,将他俩唤到面前,放低了声音说;“今天晚上就走!到时候我会派人来,这故事千万不能让人知道!走漏风声,不但两位有不测之祸,我这从井救人,也就太冤枉了。”

    字字惊心的这番话,听得两位道士神色大变。费解的是,何谓从井救人?不过多想一想,也就明白,莽鹄立的意思,无非私纵他们两人潜逃,愿意顶罪而已。这不是能装糊涂的事,张太虚说:“我们走了,连累大人,于心何忍?这件事万万不可!”王定乾说:“大人从井救人的德意,感激不尽!我在想,此恐非一走能了之事。”张太虚心想,是啊,两家的师傅走了,留下了徒子徒孙怎么办?转念到此,跟王定乾的想法一致了,三十六计,走为“下”策。

    “大人,”他问:“我跟太虚走了,留下来的人怎么办?”

    莽鹄立早想到它会问这句话;也等着他问这句话,一听把头低了下来,黯然无语。

    王张二人,相顾悚然,同时更坚定了无论如何要在莽鹄立身上,求得个平安无事的决心。

    “大人,万事瞒不过你,药是王道的,用的霸道,有什么办法?保亲王最通情、、、”

    王定乾的话未说完,张太虚边大声纠正:“皇上!”

    “是!是,”王定乾忙不迭的更正“皇上最通情达理,如果大人能、能把用药过量,才出了这么个大乱子的缘故,跟皇上婉转奏一奏,也、也许就没事了。”

    莽鹄立一直作出极为关心的神情倾听着,听完更深深点头,可是旋即紧缩双眉,来来回回的踱方步。

    突然,他站住脚,面色在自信之中透着忧虑“皇上已经有话,太监当中,谁要是拿外头的事情,到里头去说一句,马上处死。照这样子看,”莽鹄立停了一下才说:“两位如果至至诚诚做到一件事,我怎么样也要把这个请求下来。”

    “怎么不至诚?”张太虚抗议似地“大人这话,可是太屈我们的心了!”

    于是忙许立将他们留在原处,随即进乾清宫去复奏。约摸一顿饭的功夫,有个苏拉来陈设香案,这表示将有上谕宣示,张、王两人不免惊异,莫非明正典刑,降旨赐死?正当心里发慌,脸色发青之际,莽鹄立回来了;后面还有个太监,是内奏事处的首领赵德光。

    作者的张太虚、王定乾急忙站立起来,迎上前去,莽鹄立不待他们开口发问,便以眼色示意;由赵德光在,不必多言。接着走到香案后面,朝南站定。

    “张太虚,王定乾听宣!”

    “是。”张、王二人答应着,朝香案并排跪下。听莽鹄立朗声念道:

    皇考万岁余暇,闻外间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聊欲试观其术,以为游戏消闲之具,因将张太虚、王定乾等数人,置于西苑空闲之地,圣心视之,于非优人等耳!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且深知其为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言生事,皇考向朕与亲王面谕着屡矣!今朕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令莽鹄立传旨宣谕,伊等平时不安本分,狂妄乖张,祸世欺民,有干法纪,久违皇考之所洞见,兹从宽驱逐,乃再造之恩,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摇煽惑,断无不败露之理,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决不宽待。

    莽鹄立将白纸蓝笔写的“朱谕”折好了交给赵德光“你都看到了,德光,”他说“他们感激天恩,出自至诚,一定恪遵上谕。皇上要问起来,请你这么复奏。”

    张太虚跟赵德光很熟,也想当面托他,口角多嘘春风;哪知赵德光正眼都不看他,携着交内阁“明发”的上谕,扬长而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